队长冯仇兵结合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最根本的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历来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任务为任务。正因为坚持了党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才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才有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
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当看到抗日将士当年穿过的草鞋、用过的油灯、挥过的大刀长矛时,南京大学商学院学生张剑涛仔细端详了一遍又一遍。他告诉笔者:“勇于吃苦、敢于牺牲,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苦能砺志,苦能成事。尽管时代不同,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有了根本性好转,但艰苦奋斗的意识永远不能淡化。
在赣榆县王洪爽村,队员们特意来到现年88岁的抗战老战士王纪贵家中看望慰问。他们的到来,使这个地处偏僻的村落顿时热闹起来。当问及战功显赫却甘愿回乡务农,不给党和政府添麻烦的老人有什么感想时,老人说:“我打心里感谢党,感谢国家。我日子过得很好,比起当年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也很知足。”闻听老人的一席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学生、宋阳止不住流泪了:“这些老功臣为国家付出了很多,他们生活条件在当地不算富裕,但他们没有丁点抱怨,没有向国家提非分要求,甚至非常乐观。与他们相比,其实我们拥有很多,但为什么有时还不停地抱怨命运,抱怨社会?我想,主要是个人私心在作怪,名利心太重。这些老功臣是一面镜子,是一本无言的大书,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年青一代用心去品读。”
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不论是在淮海战役纪念馆,还是在黄桥战役所在地,还是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当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壮举,令队员们一个个百感交集。河海大学学生孔德超说:“这次重走革命旧址的意义是追忆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传统,珍爱和平,学习革命先烈那种为了理想、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不怕死精神。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忘记了历史,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了希望。只有将社会责任感贯穿于每一名社会成员心中,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
我们今天的事业,是昨天事业的延续;我们今天的现实,是昨天的理想;我们明天理想的实现,靠的是今天的奋斗。
面对远大理想,我们该如何使之成为现实?我们该如何把这次活动的成果体现在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个“?”牵引着队员们不停去思考。7月18日下午,活动一结束,队员们便聚集在一起,展开热烈讨论。
江苏警官学院学生王懿说:“革命先烈在立足平凡岗位有所作为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是学治安专业的,毕业以后肯定赴基层任职。我只有牢固树立‘勿以事小而不为’的思想,从平凡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不这山望着那山高,扎扎实实干好每件事,做好每项工作,才能不被名利牵着走,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安心、尽心,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江苏省军区司令部直工处参谋夏丽华则从军人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使命责任的理解。她说:“当今时代是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面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我们只有顺应时代大潮,勤于学习,勇于攀登知识高峰,让知识不断升级,当一名知识型军人,才能不辱军人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东南大学学生毛峰说:“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国家和社会。我来自安徽农村,家境不宽裕,从小学、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