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0年前的今天,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同志在北京与世长辞。在这10年里,福建人民、厦门人民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怎能不思念呢?在他担任福建省委书记五年间,正值改革开放风起云涌之时,福建的经济增长率从位居全国的第21位,跃升到全国的第三位;厦门经济特区从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整个厦门岛;而在他的老家——龙岩朋口镇文坊村,村民们自发地为他塑像,每年清明节和项公忌日时,都扶老携幼地来祭拜项公。
今天,是项南同志逝世10周年纪念日,文坊村村民将自发举办纪念活动。昨晚,记者驱车5个小时,从厦门到文坊,夜访项公故里。
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期间,乘“鹭江”号游艇考察厦门港,研究厦门的发展规划。这是小平同志与项南同志(左)在“鹭江”号游艇上。
项南的塑像就在文坊的村口,他的神情如夜色一样深沉,他的脚下已有人献上花篮。借着手电筒,村民刻在大理石塑像前的两行字依稀可鉴:“一代天骄光明磊落足万古,当今名臣鞠躬尽瘁垂千秋。”
两村村民争祭项公
项公塑像塑于2002年11月,是村民自筹资金的。文坊行政村有3000多人,绝大部分姓项,村支书项新文说,他们项家在文坊已传25代,共出两个有名的清官,其中一个就是项南。每年的清明节和项南逝世的纪念日,文坊村民都会来到塑像前烧香祭拜,几年下来,已经成为村民的传统习俗。
2003年,隶属文坊行政村的文地村也塑起了像,他们把像塑在了小学门口,让上学的孩子天天都能见到项公。关于祖籍,项南曾说过,文坊是我的祖地,文地是我的出生地。
两座塑像,村民们都会去祭拜,也就是,文坊村民不仅祭拜村口的项公,也会跑去祭拜文地小学门口的项公,文地村民也是如此。
记者向项南同志塑像献花。(罗展阳 摄)
村民曾觉得项南“不近人情”
当获知记者进村夜访时,文坊村不少村民聚到了村口,迎着记者走在村道上,他们争着要说项南的故事,后来,大伙儿一致推举村支书项新文先说,因为当项南在福建当省委书记时,项新文就是文坊村的村支书。
为了让村里能够拉上电灯,项新文曾去福州找项南。那时是1983年,整个文坊村还在点煤油灯。当项新文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项南面前时,项南略带幽默却又不容置疑地说:“我是福建省的书记,不是你们朋口乡的书记,你找错人啦。你得去找朋口的书记,逐级反映问题。”他还批评项新文舍近求远,不该浪费到福州的路费。
住了几天,项南还是不答应项新文的请求,项新文郁郁寡欢地回到文坊村,“回到村里,我不敢把项书记的话跟大伙儿说,觉得项书记实在太不近人情了。”
项南当了五年的省委书记,不只文坊,整个连城都没有得到他一分钱的拨款,甚至到了他奉调回京时,他还嘱咐连城各级领导:“有什么问题要逐级反映。”
纪念馆为防火不布置灯光
村民们引领记者走进了项南纪念馆,这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宗祠,门楼巍峨,处处精雕细刻,村民们把纪念馆安置在全村最有历史蕴味的建筑,可见他们对项南的敬意,而这样的纪念馆早在1998年,即项南逝世一周年就已布展。
宗祠曾做过小学,取名列宁小学,项南就是在这里念小学的,当他当上省委书记第一次回文坊时,就问“忠孝廉洁”四个字哪儿去了,他说读小学时天天见到的呀,找了老半天,原来整修宗祠时被粉刷了,项南忙让村支书把那层白粉去掉,“那可是咱们的传家宝啊!”
如今,“忠孝廉洁”四个大字成了纪念馆的核心展区,由此展开了项南一生的不同阶段。纪念馆不布置灯光,因为村民们担心木结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