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崖壁上,时而有一道瀑布从峭壁上奔流而下,哗哗”作响;时而发现有一股泉水从植被茂密中潺潺流淌;甚而,有地下深处的暗泉奔涌于谷底……,白马大峡谷就像一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的智者,集瀑、溪、泉、潭于一谷,汇成了一脉时急时缓、川流不息的峡谷溪流,成为千里淮河的主要源头之一。
漫步峡谷溪流岸边,一路上碧水清潭更是目不暇接。那大大小小的水潭一个接一个,有的很深,深得潭水变成了碧绿,就像嵌在谷底的一块碧玉。有的很浅,清澈透底,潭底的卵石清晰可见,那大小不 一、花纹奇异和形态独特的卵石,或如群象戏水,或如珍珠散落,只要发挥想象力,就会赋予它们生动逼真的形象。虽然它们静静地躺在谷底,却有娃娃鱼和各种游鱼觅食嬉戏其间,那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那清泉溪水,就像天使的眼泪一般,是最清澈、灵动、深邃的水,不仅养育着万千生灵,也把沉睡千年万载的石头,慢慢打磨成了游客一睹为快的景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流连于天堂寨山水画廊,就大体印象而言,天堂寨的山恰似男人的形象,阳刚、伟岸;白马大峡谷的水就如同女人的形象,阴柔、灵动。这样,山因水而雄奇,水因山而秀美。山水交融,正是天堂寨在大别山中得天独厚的鬼斧神工之作。
在大别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仅有着奇山异水,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的天堂,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人文景观,而今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之一。
穿越时空的隧道,掀开尘封的历史,可以看到,楚汉相争时, “吴楚东南第一关” 的雄关漫道;南宋时,文天祥、程伦倡导淮西抗元的古寨残垣;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招募百万义军,高举天完国抗元大旗的插旗石;清末,太平天国与清军对垒的古炮台、议事厅等历史遗迹。由于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战略要地,扼江汉、江淮之要冲,且深山密林可藏奇兵,向东可以剑指南京,向西也能马踏武汉,因此,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来这里观光,让我们遥想到当年金戈铁马、气势恢弘的征战场面,或是临危不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险退敌的英雄豪杰……,透过冷兵器时代的峰火硝烟,我仿佛看到大别山区人民精明强悍,威武不屈的品性。
6月24日上午,我们走进金寨革命博物馆,又重温了中国革命历史这一课。据介绍,1929年,大别山北麓相继爆发了立夏节和六(安)霍(山)两面三刀大起义,诞生了两支工农红军,金寨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北上抗日后,大别山红旗不倒,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度成为抗日救亡的中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47年,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挺进大别山,象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统治区心脏,揭开了全国性大进攻的序幕,金寨县人民踊跃参军参战,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金寨人民前赴后继,先后有10多万人民参军参战,诞生59 位共和国将军,被誉为“将军的摇篮”,仅次于湖北红安。其中,上将1人,即两次荣膺上将军衔的洪学智;中将8人,有曾被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的皮定均,曾被毛主席称为“游击专家” 的林维先,还有,我们熟悉的曾绍山、张贤钧、滕海清、李耀、陈先瑞、徐立清等将军;少将50人,影视《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形王近山等50位将军,都是战功赫赫的金寨人,金寨革命博物馆里悬挂着他们的尊容。此外,解放后,金寨县在全国工作的省部级以上干部也有500多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我们有幸踏上这块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探寻党和人民曾经浴血奋斗的足迹,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无形中经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拾级登上金寨县城梅山史河西山,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参观了红军纪念堂,拜谒了洪学智、林维先、滕海清等数十座将军陵墓,以及镌刻着10000多位金寨籍革命烈士英名的纪念碑,缅怀当年的红军英雄和红军将领们的不朽功勋,将永远铭记于心并成为激励我们奋进的动力。
也欣喜的看到,这里已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 前来参观、祭扫、凭吊革命先烈者络绎不绝,有良知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他们和无数志士仁人用奋斗和牺牲换来的,因此,一定会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与时俱进,去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6月24日下午,我们登车从金寨返回盐城,结束了这次为期三天的大别山红色之旅。此行,我亲历跋山涉水的艰难,一睹旷远如斯的风光和天堂美景,并重温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也是晚年之幸事。欣喜之余,不惮笔拙浅陋,欲把瞬间的所见所闻,载入《大别山游记》,定格为永恒的记忆,让更多人知道,大别山的山之魂,水之灵,它的人杰地灵,也许比山水形胜更值得人们赞美……
(撰稿于2012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