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区,战争的步伐丈量过的土地,革命先烈鲜血染过的土地,一直是我的情之所系,梦之所牵。踏进贵州大地时,我的心灵还一直叩问:老区怎么样了?那山、那水、那田、那房……该变成什么样了?老区应该富饶了啊!她可是我们生命之歌最早的音符。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老区的苦苦菜,糠窝窝……
车出贵阳,沿贵兴高速公路一路走来,我的心结一节节被打开。
就在我坐进一个叫泠洞村的村委会办公室时,那里正是旱灾猖獗时刻,百年不遇的大旱,河水断流,田野龟裂,树木庄稼枯死……
按常理应该是“村落凋敝”、“惶惶不可终日”。错了,国务院温总理留下的话语依然发烫,接踵而来的是子弟兵送水的铁马战车,呼啸山区。还有打井队、挖渠队,源源开进。天不降雨人有情。来自四面八方的送水大军涌向山坡地垄,涌进千家万户。农民依旧下田,学生依旧上课,商人依旧营业……一切井然有序。村支书道出真谛:大旱不怕,一有党,二有粮。桌面上摆满矿泉水,新鲜水果,我们不动人分毫。村支书说:“喝吧,现在村上的瓶装水比旱前还多哩!时代好!政府好!”我的心落泪了。
我们到赤水市复兴镇。一路上,我被一排排崭新的农舍所吸引。一色的青瓦白墙建筑,像是描了边画了眉的,以独栋两层居多。比肩齐背,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山坳里,田园间。说是挂在山坳林木间的风情画更贴切。我心中念叨着:这里不就是红军遵义会议之后,几番征战的赤水大地吗?竟有如此的巨变?对我的诧异,陪同的贵州市作协井主席告诉我,这是“四在农家”的新成果。从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大抓“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目前已有创建点5700多个,覆盖232个乡镇、1300多个村。建成远程教育站点4530个、农民文化家园145个、万村书库200个、农家书屋196个。试点农村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沼气,农户改房、改水、改厕、改灶。整个黔北农村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崭新面貌。听罢,我喜不自禁。红区呵,你真有福气,风雨不遮、世代居住的茅草房,竟被雕梁画栋的别墅所取代,美哉!乐哉!
在张家湾,随陪同人员的讲解,我们步入“四在农家”的一家住户。主人姓向,是个3口之家,儿子在县城打工,老两口在家务农,现住着200多平方米的新建屋舍。电视、冰箱、沙发一应俱全,敞亮宽绰,雅静舒适。向大叔说,建“四在农家”时,政府给补贴了5000元,自己拿了一部分钱,新房就建好了。镇政府又资助建起沼气池,做饭、洗澡再不用上山砍柴了。家里种菜、种药材,外销广州等地,儿子每月有一两千元的工钱,生活很宽裕舒心。我看了他家的沼气池,园子里的蔬菜,崖石上的药材,一处一景,都欣欣向荣。我的心无比的踏实、欢喜。
此时,我联想到青杠坡附近的一个小村,当年,曾掩护张老将军养伤的那户农民。如今也在“四在农家”之列。无须多想,房东也已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本想去拜访一下,为老将军带回喜讯。当地主人说,房东已辞世多年,子女们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到大城市工作落户了,都好着呢!我想,这消息不仅告慰老将军,对所有曾战斗在这片土地上的红军将士,都是一个最好不过的慰藉。
我们走出屋外,走向葱郁的田园,走向挂果的桔树花椒林,春雨如丝,轻柔地洒落在身上,我们处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这时,村上的一位老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他手指眼前山峰下的一块巨石,神秘地告诉我们说,眼前这块大石崖会变,60年前是这个面,60年后又变成另一面。说明它天天在变。我好奇,仔细看了这块巨石的外形、色泽、位置。那是一块依山耸立之石,有普通房子那么大,正面平滑如磨,呈黄褐色。我又拍下照片,记下位置,改年再来验证它的真假。不过,这巨石的魔法之说出自老人之口,当属千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