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三明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旅游报》、《厦门晚报》、《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福建党史月刊》杂志,以及《三明日报》等均报道了石峰村的红色文化。
《海峡都市报》的报道和《中国红色旅游网》上的有关红色旅游的报道引起了石峰村两委的重视,石峰村党员和村民通过寻访老人、重走红军路等,从一些曾在50年代末被石灰水覆盖的墙壁上又发现了一批与红军原创标语,总数多达70多条,半数涉及我党“北上抗日”主张,成为能在百度中搜索到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的红军原创抗日标语群;另外,该村还找到了1934年8月中旬发生在石峰村白粉和衙岭的两处古战场,以及在石峰村白粉之战中至少7位以上红军无名烈士牺牲地。经进一步考证,石峰村衙岭之战曾被现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主办的《红色中华》刊物报道,报道说,1934年8月12日,敌约两个团向石坊(永安西南,也就是现在的石峰,战斗地点在石峰峡衙岭)的我红军部队进攻,我红军部队与敌激战约三、四小时,结果敌被我军全部击溃,敌四十九第一营营长梁振文被我活捉,并俘连排以下20余人,缴长短枪20余枝。
据永安市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燕江红旗——永安市土地革命时期史实存录》记载,石峰白粉之战,敌我双方伤亡都在300人;大陶洋矮岭和大行山高地争夺战,敌我双方伤亡人数都在500人以上。经初步核实,在此亭前10余米的大松树一带牺牲的无名红军烈士就有7人。为纪念在石峰村牺牲的红军英烈,该村于6月11日决定将7位无名烈士牺牲地附近约10余米处的一个避雨亭改名为红军纪念亭,亭前10米的大松树命名为红军松,每年7月1日做为石峰村的节日性红军英烈民间公祭日,在此亭举行红军英烈民间公祭活动。
经12天的紧张工作,红军纪念亭改建成功,石峰村农民还为7位无名烈士兴建了一个简单的坟墓。自6月24日以来,石峰村红军松、红军纪念亭、红军原创标语群等已接待参观者100余人。7月1日,石峰村自己举办了庆“七一”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永安市旅游管理区党委肖书记、党史办主任张燕生、旅游局局长陈健、文明办副主任赖世禹、干局副局长张丽华、组织部干部马永明,以及部分热爱红军的QQ网友等与当地村民、党员一道参加。
对于这次活动,永安市旅游、党史、文明办等部门的领导予以了肯定。永安市旅游管理区书记肖守周说:“石峰村开发红色教育基地,这是很有意义的,我这次做为旅游资源考察者的身份参加这次活动,非常高兴,如何把石峰村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出来?按照我们旅游部门的规划,石峰村将做为乡村休闲游,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这两项结合起来,这个前景是可观的”。
永安市委文明办副主任赖世禹同志接受石峰村两委邀请参加活动,他说:“很高兴参加这次充满红色气氛的活动,让红色旅游、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探寻出一条互为融合的路子,很有意义;石峰村发掘出的红色旅游景点是永安抗战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从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角度来理解,今后,石峰村应该同时是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我们衷心地希望石峰村今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利用这块宝贵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和村里、镇里的工作,乃至市里的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好红色教育基地的激励人、教育人的作用,为建设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为建设和谐社会,为更好地发扬光大革命传统做出更积极的努力,预祝石峰村的努力取得圆满的成果”。
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张燕生主任说:“很高兴,今天能够参加石峰村的这次红色记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石峰村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途经地,在福建省,红军北上抗日和长征队伍有路过的有15个县,三明地区4个县,其中包括宁化、永安、大田、尤溪。石峰村结合红色旅游景点开发来开展这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很有意义。今年3月我们曾到石峰村采访,拍摄了石峰村北上抗日标语图片用于福建与长征的画册,现在这本画册已经出版了。希望石峰村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我们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大宣传,做好永安市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对于做好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做好村里的工作都会有利;我们党史部门也将积极地把石峰村的北上抗日标语等历史遗迹向上面反映,把我们永安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更好地宣传出去,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源的应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