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02年12月5日至6日,党的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2003年1月2日,新华社播发了胡锦涛同志2002年12月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西柏坡是与井冈山、延安并列齐名的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周恩来语),因而也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建党83周年之际,感情的潮水遏止不住地驱驶我专程前往这里,重温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汲取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奋勇前行的力量。
和黄土高原浑黄的地理背景下的延安不同,和那条其实并不雄伟的延河水也不同,西柏坡,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太行山东麓。向东是华北大平原,直通石家庄,向西可进入太行山腹地,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自如。选择这里作为同国民党作最后决战的指挥部,足见当年一代天骄的英明和智慧。
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既是一脉相承的中国革命驿站,又是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迈进的历史台阶。不变的是精神,不同的是具体使命、任务和各具特色的人文及自然风光。西柏坡,这个当年只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有幸和“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土地法大纲》等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件连在一起。然而,我没想到,去西柏坡的路是独辟蹊径,那么幽深,而其路的顶端又是那么海阔天空,竟然紧挨着碧波荡漾的岗南水库;没想到,西柏坡不光指一个小山村,而是早在进村之前十几里就成为以它冠名的山花烂漫、绿树成荫的风景区了;没想到,西柏坡不仅仅是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住地,而地图上、沙盘上更展示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前后三年来如火如荼的全国战场风云。
历史在这里发生,历史在这里沉淀,历史也在这里复活。中国革命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但每走一步又必须棋看三步,未雨绸缪。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如果各路人马都麋集于此,那么不仅贫瘠的堰梁沟峁川难以承载几万大军的基本生存、生活要求,而且也不能积极地保存实力,更不能志存高远,求得发展。革命力量要向外扩大,既要有大本营,也要有外围优势,到时,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于是,1937年10月下旬,聂荣臻率部先五台山、后阜平,直至把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安在城南庄。于是,城南庄也就成了11年后的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从延安向华北转移途中所落脚之地。可恨的是,由于内部出了奸细刘丛文,招来国民党飞机轰炸,尽管臭弹未炸,但还是促成毛主席5月16日晚启程于27日凌晨移居西柏坡。所以选择西柏坡,不光是由于它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马蹄状山湾,不光是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的鱼米之乡,还因为头年5月刘少奇就带领中央工委机关和1500名军人先期开赴这里开展工作,在党的基础、群众基础以及生活方面创造了较好条件。
然而,西柏坡依旧是简陋的。黄维,这位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员,被特赦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此一看。他想解开一个谜:毛泽东在短短4个月里究竟是怎样指挥解放军打败国民党800万大军的。当他迈进毛泽东旧居北侧那间低矮的土砖房时,当他得知这就是军委作战室时,当他看到当年的参谋为节省红蓝铅笔(这也是缴获敌人的)用红蓝毛线标图时,他怔住了,他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伟大,蒋介石当败啊!
那一块被弯弯曲曲的围墙保护起来的地方就是中央大院。大院里有若干个普普通通的小院落,这些建筑全是普通的民居式平房,素墙黑瓦,横屋厢房。土屋、土炕、木箱、马灯、帆布箱、铁皮箱、大生产时织的破旧毛毯、盛饭的木桶、菜墩等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各家居室家当和中央机关的生活用品不过如此。不过,董老的炕上多了一架纺车,那是夫人何莲芝当年纺线用的,有董老的诗佐证:“捻线巴掌握手拳,看时容易做时难”。30年后,这位革命的老妈妈重返故地,当看到这架纺车时,仍情不自禁地盘腿坐上土炕,深情地盯着并逐渐挪近纺车,摇啊,摇啊……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毛泽东身居陋室,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磨盘、楸树、海棠、杏梅、翠竹,田间、树林、河旁、猪圈,寝室、厢房、警卫战士的窑洞,书架、笔墨纸砚、手摇电话机、剪报用的剪刀……睹物思人,不协调中创奇观,中外战史堪称绝。透过发黄的地图,穿越时空的阻隔,我们仿佛看到领袖们围座磨盘旁、楸树下商讨国家大事,工余时间亲手栽种花木,和老乡拉家常,关心警卫战士学习文化,起草一篇篇文电(包括只有47个字的中央文件)、制定作战方案、下达指挥命令、审问俘虏、秘密会见斯大林派来的苏共中央代表米高扬、会见李宗仁代总统派来的国民党和平代表团……
这是全国土地会议会址。村西恶石沟岸一个打谷场,上边搭布棚,历尽千辛万苦穿越敌占区和封锁线而来的各解放区的107位代表坐石头,刘少奇、朱德等同志在一个旧房基上设的主席台前作报告。58天,就这么一个艰朴场地,却诞生了一部彻底消灭旧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亿万穷苦农民破天荒地手持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证,有了自己的土地……
这里是中央工委自己动手建造的机关大伙房,不,这里更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走进依然留存部分桌椅等旧物和照原样布置的土木伙房,一段段洪钟般的声音仿佛从房梁、土墙、砖地、朱毛挂像处回响:“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有:一不作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曾记战马倥偬时,常忆当年西柏坡”。西柏坡,你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滹沱河从你的面前淙淙流过,每到秋天,两岸一片金黄。看,毛主席刚和周恩来边推碾边谈话(思考重大问题的方式)完,又作为一个来自南方水乡的农民,在为北方乡亲们作插秧种稻示范;看,周恩来副主席在滂沱大雨的深夜,提马灯、拿铁锹,急赴出事现场,组织抢救埋在被大雨冲塌的窑洞里的4位同志;看,朱总司令亲自参加平山县发电站的落成典礼剪彩并作讲话说:这个水电站的建成,能够帮助军火生产,还能帮助农村建设……
西柏坡,你不仅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聂帅赞语),而且是养育党和人民军队的肥沃政治土壤。当年由1500名平山子弟、燕赵儿女组成的“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成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的建制。这里还有“父母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典型代表,有“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动人事迹广为传颂。正是由于这如此山水如此人民,才保证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使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一篇篇文电从这里发出,穿越崇山峻岭和重重迷雾,像孙大圣变法一样,变成856万支前民工,101万辆手推车、马车,36万副担架,8.5亿斤粮食,变成4个月零19天的大决战,变成上千门摧毁三座大山的怒吼的火炮,变成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的巨大战绩,变成用24万烈士(其中团以上干部83名)热血和忠骨铸就的18.93米高高矗立、光华闪耀的西柏坡纪念碑……
“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父老乡亲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每一位解放军战士的身后,有10位民工支持着。在如此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面前,腐败、独裁、令国人侧目、公愤的蒋家王朝能不溃败吗?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黄镇语),人民政权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28年艰苦奋争终成正果。但是,在这个小山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10个月后,进京“赶考”的毛主席出发前只睡了四五个小时,他自我警告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今天,这场考试还没有完,最多时每天1万多人、自1978年开馆以来累计有2000多万人次来此熔炉淬火、陶冶、加温、复习,就是为了不在考场上溃退。[page]
难忘啊,西柏坡!让我再回过头来重温你一眼,看!柏坡岭上邓小平、江泽民题字的纪念碑在昭示和启导我们;村口上,毛泽东等5位先辈领袖在深情地目送、期望着我们。不废江河万古流,革命后浪推前浪,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毕露褴褛、呕心沥血,打下一片红色江山,其丰功伟绩,永驻史册;其艰苦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一代代的后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西柏坡,你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我们的现在,更是我们的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