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时休息时,刘对负责人说:“你们虹口的同志真不简单,真是艰苦”。接着两人又上行10多里路终于来到八角庙虹口一小。饭后,负责人向刘汇报办学情况,提出难点。刘也答应加强对虹口的支持,建议县文教科早点派知青来校开课。
谈到去二郎庙、连山坪,负责人告知还有走二、三十里、山高路滑,天又下起雨还去么?刘答:“我相信你的汇报,就不去了”。
开学了。文教科派来一女知青,两所学校一个人不好办。还是先把她分到条件较好的二郎庙,再等待科里分人来。女知青在二郎庙工作十来天自己离去了,可能怕艰苦寂寞把?这学年一直等待文教科分人来,久等无果。虹口联合大队办民小难啊。
1964年新学年开学了。文教科仅分来一位姓樊的知青。负责人只好先把樊老师安排到二郎庙。又过一年才把有几年教龄的男青年高一富派往更艰苦的连山坪。樊、高两人同在一个大队,同处高山峡谷,生活艰苦,教学繁重;他们也各具个性,高某朴实忠厚,刻苦耐劳,服从分配,工作踏实。而樊某艰苦朴素,工作负责,素质良好,要求进步。
几年来,凭着他们的业绩,他们的思想精神,他们两人同广大虹口教师一起铸造了“虹口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就是不怕流血流汗、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精神,是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懈的精神。
光阴似箭,转眼间,五十多年过去了。可是,虹口高山办学的一幕幕情景,至今仍不是浮现在我眼前。如果说,龙溪“十女办学”是一枝鲜花、是一只凤的话,那么,虹口“两男办学”该是个良果,是一条龙。
“虹口精神”是灌县教育界的优良传统,可是埋没多年。今天,在教育发展中,在教育改革中,我呼吁:应该是发掘、研究虹口“两男办学精神”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