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又名杂志,其定义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每期版式大致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号或以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期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文字交流符号完善到一定程度后,适应人类文明进步需要而产生的。期刊的发行传播,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它紧跟时代步伐,引领风尚,传递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追求。世界上最早的期刊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我国的期刊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最初由西方传教士创办。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期刊。
本次展览展出的这些珍贵期刊,是凝聚众多文人志士思想精华的产物,展现了一百年来山西期刊发展的历史,呈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期刊的整体风貌,是对山西文化艺术期刊发展脉络的一次大梳理,是其出版成果的一次大展示。这些期刊是历史的载体,流传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必将对山西期刊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2岁的收藏爱好者刘涛参观完展览后留言说,希望以后多搞此类展览。年届六旬的山西省作协评论家段崇轩说:展览很有价值,我们正在编辑《山西新文学经典文集》一书,展出的有些杂志很有参考价值,希望能与收藏品拥有者王海勇老师取得联系,交流信息,获得相关资料。两位铁路期刊编辑表示,他们需要找铁路类期刊做参考,如果民间收藏家能多收藏和展出其他各专业类期刊,宣传效果也会很好。来自北京的著名书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写道:这个展览我看了三个小时,并且一一拍照,并分类组合,从中看到和学到太多的东西。我参观时,看到有些学生或是年轻家长带着孩童或是老年夫妻前来看展,但总的感觉,还是看展人不多,理应在展前和展览期间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展览影响,特别是宣传部门、新闻出版从业者,文物、收藏、集报、大中学生等许多类别的相关人士,都值得观看这个展览,尤其是纸质期刊工作者在互联网发达的大背景下,更应该通过观看这一展览,学习所展优秀期刊的经验,深入思索今后的纸质期刊该怎样办,怎样才能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增强期刊的艺术性、可读性,走出目前纸质期刊普遍遭遇到的出版发行之困境。在展览留言簿上,还有许多记者、教师、书画家、摄影师、大中学生写下一条条热情洋溢的参观感言。也有的提及展览准备充分一些更好,如每件展品下面都加上说明就较为完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