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杭,说到古村落,必说太拔院田。其实,在中都,还有个田背村,也是古意悠悠,别具风情,与院田可以说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
自中都集镇北行约1公里,就是田背村了,村名田背,知道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要是提到云霄阁,估计就很多人都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了“哦,原来那里就是田背村啊”。
一进村口,这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山村立刻渲染出其非同一般的深厚人文底蕴的气质和特点来,只见在这个村庄水口之处,一条清溪泛着麟麟的波光,河面上一座小石桥虹卧其上,几株高大的老榕、老樟树在溪岸边魏然屹立,洒下如盖绿荫,中间环拥着一幢古塔建筑,飞檐翘角,似一大鹏正欲展翅高飞,让人眼前一亮。
此塔即为著名的“云霄塔”了,云霄塔又称水口宫、罗星宫,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历代皆有修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算是上杭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了。云霄阁是著名的斜塔,外斜内正,共七层,下三层泥木结构,呈四方形,第三层起转八角形,全用木头架设,檩橡交错,结构精致,顶棚、窗棣、神龛上分别绘有龙凤图案,刻有花鸟浮雕,整座塔占地近400平方米,塔身高20米。近五百年来,云霄阁历经风雨而一直岿然不动,这座浑然天成的斜塔成为了客家建筑的一个奇迹。云霄阁的另一个传奇是因阁内藏有一大鼓,因老鼓长毛,吸引了专家学者前来探索,由此制作的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韩国KBS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播出,自此后更是变得声名远播。
而在距云霄阁不足百米的右首剑刀山下,又有另一座魏峨古建筑立于道路旁,此为田背宏文馆。虽然,由于岁月的侵蚀,它似乎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时光已经在它的身上雕出了重重皱纹与印记。但正是它的苍老古朴,才更吸引了我们探究的目光。宏文馆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个三堂出水的穿心走马楼建筑,规模可不小,有三个大天井,四个小天井,四个正大厅,12个小厅,8个大房间,14个小房间。宏文馆又叫“文昌宫”,突出的就是个“文”字,前堂祀文昌帝君,是以前村中族绅议政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推开尘迹斑斑的木质大门,岁月的霉味迎面飘来。偌大的一个文馆,已是无人居住,但其雕花镂窗之精致,房屋布局之讲究仍让人感慨。遥想当年在旧日的时光里,一群萌萌学童曾经在这里跟着教书先生摇头晃脑诵读着诗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在寂静的村庄里,学童们充满稚气的朗诵声,一定像山歌声一样悦耳动听,时时萦绕在田背村人们的心田里。
单看村庄水口的这两座建筑,就可见这个村子的不同寻常了,悠悠古韵之风已经是拂面而来。而这也就更引起了我们往村子里深入走一走的兴趣了,到底在这个村子里还藏着多少让我们惊叹的东西?
进村道路是沿溪岸而入,路旁是一大片广袤的稻田,稻田里种着的是田田的芋头和绿油油的禾苗,正是由夏转秋时节,天高云淡,触目之处满眼皆绿,如碧毯覆地,微风过处,感觉空气中都带着丝丝的绿意,让人赏心悦目,更是心旷神怡。
大片稻田背后就是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了,只见各式民居或依山,或傍水,或两两相依,或三三而列,或气势雄伟,或小巧精致,或时新楼房,或古朴老屋,高低错落,星罗棋布散布在山坡田园之间,多彩多姿,尽显乡村姿态。
走过稻田,越过一座古朴盎然的石拱桥,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榕树扑入我们眼帘,榕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须蔓缠绕,如一位高古之士傲然而立。而更引起我们兴趣的是树旁的那块石碑,碑上的“同庚榕”三字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这其中到底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正满肚子疑问之间,遇上在村子里散步的两位老人,看我们拿着相机拍照,热情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其中一个叫刘科芬的老人更是古道热肠,给我们充当起了义务讲解员,通过老刘的话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是村中老人们的同年树,是由村里的一个叫刘致龙的老人年轻时和村中9位同龄人一起亲手种下的,这也是田背村第一棵“同庚榕”。
说到同庚榕就引出了村里一位叫刘惟质的先人的故事。刘惟质是村里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先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在清康熙年间自捐钱财在水口处修筑防洪堤并栽植树木作村庄屏障,为了保护堤坝旁的树木,便订立乡规民约严禁砍伐。为给这一规定立威,刘惟质还故意让家人去砍树枝,然后自我处罚,责令家人在全村鸣锣通报,并亲自到各家各户送去处罚自己的豆腐二块。自此以后,这一传统在田背村被广大村民自觉遵守,并代代相传,到了刘致龙这一代,他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发动村里同龄人一起在村庄空地广植榕树,进一步绿化美化村子面貌。
刘致龙提出这一想法后,自己和村里的9名同龄人便种下了第一棵同庚榕。此后,在刘致龙的带动下,不同年龄段的人,也开始种起了同庚榕。同庚榕也由一棵、两棵,慢慢地变为了一片,为村庄留下了一处别样的风景,同时留下的更是一种团结友爱和爱护环境、美化家乡的优良传统。
跟着老刘回旋曲折,在村子不大的道路间穿行,看老刘指点江山,听其述说村中掌故,田背村的绵绵古意更是悠悠而来。村子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将近1800人。以前也是多姓聚居的大村庄,有傅、朱、丘、白、许、马、张、何等数十姓,后来多姓外迁,只剩下刘、傅、朱、丘四姓,而且以刘姓人口居多,占了百分之九十多。据该村的刘氏族谱记载,村子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自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祖居江西瑞金塘背的刘十郎、十一郎两兄弟为避祸乱,携妻挈子,沿汀江一路走来,来到田背,见此地山青水秀,遂定居于此,田背于是也成为客家刘氏的祖地之一。确实,整个村子四面群山环抱,山上青松翠竹郁郁葱葱,显得生机盎然,中间一个盆地开阔平整,两条清溪蜿蜒穿村而过,小溪两岸皆是大片段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据说明末著名的上杭诗人刘鳌石曾在此写下了《田背八景诗》来咏其美景,而在清朝时期上杭的另一著名诗人包千谷也在田背写下了《读刘鳌石田背八景诗感呤》:“中都田背乡,富贵神仙宅。刘族此开基,烟灶逾千百。夹岸筑楼台,平畴开阡陌……”等等,可见田背村确是一风水宝地。
田背村村子不是很大,但古建筑却着实不少,仅仅清康熙至嘉庆的百余年间,田背村就建了有40多幢的“三堂、四堂出水”的大型建筑,最大的谦益楼占地15亩,花时10年,有官厅2个,客厅12个,住房92间,厨房20间,还有书房、停车坪等各种附属设施,规模庞大,只可惜岁月侵蚀下已损毁严重,如今只剩下了两个主厅和上下厅了。而明代分立周围山头上的浒安寨、康宁寨、中兴寨等三座宏大的古寨也是遗址尚存。现存的老建筑除了村口的云霄阁、宏文馆外,村内仍然保留不少,如萋凤山楼、土楼、致和堂、郎官第、立本堂、书堂里、守愚堂、正训堂等依然魏魏耸立在田背村的青山绿水间,岁月的苍古、建筑的精巧与时光的厚重,全在其中。走进一幢幢老建筑里,就如走进了一段段辉煌的历史,聆听一段段神奇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