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伤右臂,功能全失。一个伤残人能做些什么?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41岁得启功先生、何海霞、黄苗子、黄永玉、贾震、亚明、宋文治、唐云、王大山等大师们的鼓励:仅余一臂亦可练字,从头来过,此其一。
写到五六十岁,找到一些感觉,开始喜欢草字了。喜欢毛主席的字,喜欢怀素的字。由此,对于张旭、张芝、张弼、鲜于枢,凡是草的都喜欢。此外,还喜欢隶书,特别是《石门颂》,但写得很少,不成气候。本人写字多是抄古人的,见到好的、喜欢的,都抄百遍以上,坚持写到今天。用笔用羊毫长锋,安徽泾县出产的“冰肌玉骨”,因为毛锋柔软,迫使用笔者悬腕悬肘,不得有丝毫懈怠。古人写字如怀素等人都是用狼毫,后人用羊毫长锋写出狼毫的遒劲笔意,就不得不在运笔上痛下苦功了。 60岁后,正是自己感觉有些心得的时候。73岁大病一场,鬼门关上一游,视力日差,腰腿也渐力不从心,字又写不出来了,又要从头来过,此其二。
出一本“习字”,办个展,算是交份作业,拿出来请大家批评,也是对鼓励、帮助、教导我的师长、老友无尽的怀念、感激和谢忱。(摘自2015年10月16日《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