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东北老航校建校70周年座谈会,图为现场情景。(中红网王子禄摄)
方槐之女方蕾为航大捐赠父亲的亲笔手迹:“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的摇篮。”(中红网王子禄摄)
老航校颁发荣誉证书。左起:陈塞北、王小燕、吕向群、方蕾、袁晓刚。(中红网王子禄摄)
中红网吉林长春2016年6月6日电(王子禄)为纪念人民空军的摇篮——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老航校)建校七十周年,空军后代子女一行人自费组织“啊,摇篮”团,由老航校校长、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后代刘煜滨帶领,从北京前往长春空军航空大学,与学校师生共同学习红军精神,缅怀老航校的建设历史,激励空军官兵为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目标而奋斗!
参加这次活动的“啊,摇篮”团成员基本上是由新疆红军航空队的子女组成,有:老航校校长、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刘晓春夫妇,老航校政委吴溉之女儿吴芸芸,老航校训练处处长、沈阳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吕黎平之子吕向群、之孙吕嘉章,老航校飞行副大队长、南京军区空军原司令员袁彬之子袁晓刚,老航校训练处政治协理员、校直党总支书记、武汉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方槐之女方蕾、方虹,老航校飞行大队长、空军学院原政委陈熙之子陈塞北,老航校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广州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安志敏之子安元新,老航校飞行中队长、济南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夏伯勋之子夏益民、之女夏培红,老航校机务处工务科长兼财务科长、空军后勤部航材部原部长王云清之女王小燕、之子王江华、王江明,老航校飞行大队长、六航校原校长赵群之女赵红燕、女婿孙志明,老航校机械三期学员、福州军区空军工管处原处长王铁政之女王卓华等后代。
1937年10月,时任我党驻新疆党代表陈云、邓发根据当时国际国内以及新疆的政治形势,报毛主席、党中央批准,亲自在西路军余部和延安的红军干部中选调43名红军干部到新疆学习航空技术,其中飞行班25人、机械班18人。到 1942年7月,飞行班学员均飞行1000个起落,300个小时。机械班人员经过一年半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全部按期毕业,转入保障维护。新疆红军航空队已成为空地配套、具备战斗力的航空技术队伍。
70年前,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在东北创办航空学校,为日后建立人民空军、民航、航空工业等培养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1946年3月1日,我党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省通化市正式成立。建校初期,人员成分复杂,物资器材奇缺,十分坎坷。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校址先后辗转移至牡丹江、东安(今黑龙江密山),后随着我军战略反攻,又迁移至牡丹江、长春。在党中央、东北民主联军的领导下,老航校将“短小精干、持久延长”作为办校方针,1947年9月建立航校党委,解决了依靠谁、培养谁的根本问题,将一批经过战争考验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上,其中新疆红军航空队的干部们作为中层领导、教学骨干大都参与到老航校的各项建设工作中。从到老航校的八路军、新四军机械优秀学员中挑选一批飞行学员培养。在短短的3年零9个月里,一群怀揣飞行梦想的老航校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开拓新路,取得优异成绩,共培养出126名飞行员和400多名各类航空技术人员。
今年是东北老航校成立七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航校前辈的后代们向空军航空大学捐赠当年老航校前辈们用过的实物、出版的图书和珍贵的历史照片等文物。99岁健在的老将军方槐前辈是新疆红军航空队的学员,后来成为老航校第一批飞行教官,老人因身体情况不能亲自到场,但专门委托两位女儿方蕾、方虹为航空大学捐赠他的亲笔手迹:“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的摇篮。”
纪念东北老航校建校70周年座谈会上,刘亚楼司令之子刘煜滨说:“东北老航校不但为人民航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摸索积累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创办航校的丰富经验,而且在建校过程中,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形成了“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开拓新路”的老航校精神,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创建航校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回顾老航校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可以启示我们,要强校,关键在“铸魂”。当年我军建老航校正是有了一批批从陆军精选的、经过战火考验的战斗英雄和优秀骨干,他们把我军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老红军精神注入到了老航校的建设和育人工作中,才使得我军的军魂在空军这个年轻的军种中传承下来,才铸就了人民空军的辉煌历史。今天,我们纪念老航校建校七十周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航校的光荣传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这对一个以牺牲奉献为职业特点的军队来讲,将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老航校精神,才能确保强军先强校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我相信,在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空军一定能够努力奋斗,勇敢面对挑战,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远大目标,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啊,摇篮团”成员当中有些人就出生在东北老航校,有些人的父母当年都在老航校工作过,很多人都是听着父母亲讲着老航校的故事长大的,他们说:“七十年后,我们来到父母为空军、航空事业前身建设工作战斗过的地方,睹物思人,更为今天人民空军、航空事业的发展壮大而高兴自豪!我们祝愿人民空军和航空事业取得更加辉煌成绩。”
方槐之女方蕾(右)、方虹(左)姐妹。(中红网王子禄摄)
陈熙之子陈塞北。(中红网王子禄摄)
吴溉之女儿吴芸芸(左)、伍修权之女伍莲莲(右)。(中红网王子禄摄)
刘亚楼之子刘煜滨在座谈会上讲话。(中红网王子禄摄)
刘煜滨、刘晓春夫妇在父亲刘亚楼的雕像前合影留念。(中红网王子禄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