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到过荣成
关于孙中山到过荣成,虽然于民间传说中言之凿凿,但史料少有记载。
有人讲,孙中山到过荣成成山卫(今成山卫镇驻地)。
荣成市文史研究者李继发考证,成山镇东张家村年逾古稀的张振凯先生认同此说,张先生的父亲张有芝曾是海军军部军乐团的号手,军乐团曾随孙中山来荣成城内庆贺孙勇(孙汝泽)的婚礼。当年,孙中山在婚礼庆典之余,曾巡视荣成县城,并登上荣成县城墙及城门楼,设想提出在县城西修成山运河,在城东南荣成湾建民国海军军港。为了纪念孙中山亲临荣成、谋划发展的事迹,后人把当时县城最繁华的南北大街,命名为中山大街。但此说无资料佐证。
不过有资料记载,孙中山曾在石岛附近的海面上停泊。
孙中山与石岛渊源深厚。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员饯别会上发表了辞职后的第一次演说,详尽阐述了对形势的看法和今后的打算,提出一个在经济上建港口、修铁路和公路网振兴中国的宏伟设想。带着这样的宏愿,孙中山全力以赴,四处奔波,宣传自己的抱负。是年8月初,袁世凯派人到上海迎接孙中山北上,与之面商国事,调和南北之间的意见。孙中山决意北上,由上海乘安平轮北上。轮船经水路绕成山头、烟台而至天津。行至石岛时,一度因海上风大浪急而暂时锚泊石岛海域,但未下陆地活动。
以中山命名的街、林犹存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为继承孙中山遗志,民国荣成县政府在县署前和南门外戏楼北,修建了两个大照壁,上面分别书写了孙中山遗训,同时命名了“中山大街”,意在鼓励荣成人民继承孙中山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荣成,至今还流传着民国县长张裕良海滩建设“中山林”的故事。
荣成地濒黄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荒沙连绵,沿海居民深受其苦,尤以成山卫一带为最。自清乾隆五年(1740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成山卫所领8832亩粮田,被流沙淹没的即达3471亩。历代官员都以植树固沙为急务,但效果不彰。1930年,张裕良出任荣成县长,责令建设局雇用民工和利用囚犯在县城周围植树,并于原林业试验场建成近万亩的中山纪念林。日军侵入荣成,境内成片山林遭到日伪军砍伐,近万亩中山纪念林所剩不足百亩。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给胶东行署的报告称:“城厢林木原为旧政府第四科建造,虽有基础,但遭到敌人(指日伪军)的严重破坏,连小树都被劈烧了。”
1945年2月以后,特别是50年代后,经过不懈努力,人们以中山林为基础,艰苦创业,建造了总面积1.25万亩、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的荣成成山林场,彻底制服了沿海流沙。
现在,荣成石岛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渔港。富于“中山情结”的海内外荣成儿女同心同德,致力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