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纳中央红军的著名叛将杨遇春
杨遇春(1909—1989),别号柳青,江西省瑞金县武阳乡人。幼承庭训,稍长入雩水旧制中学,卒业后考入江西省立农专,肄业一年,投入陆军第四军随营学校。曾参加过南昌八一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中央红军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在红军时期,杨遇春历任中央苏区红十二军独立七师第一团团长、红三十四师一O一团团长、红十二军三十五师师长、建泰黎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团团长、模范少年先锋师师长。
1933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央苏区掀起了“消灭地主”的运动,凡有田40亩甚至不满10亩者都在被消灭之列。杨遇春的父母叔伯均被逮捕清算,家产也全被没收。5月,红三十五师在福建邵武地区蒋学街活动。19日夜在泰宁将石圩(现归邵武管辖),杨遇春愤而将模范少年先锋师政委高传遴枪杀,投奔国民党一六八旅桂振远部。
1933年6月22日《中央日报》第三张第一版发表一篇福州通讯,标题是《赤匪先锋师师长杨遇春投诚国军》。详细记载:驻防闽北赣东交界建宁黎川两县间之伪红军少年先锋师师长杨遇春,因感觉险恶狡诈,幡然悔悟,特杀死该师政治委员,向驻防泰宁我军第五十六师桂振远旅长投诚,经桂旅长送至建瓯师部,由刘和鼎师长亲加讯问,杨历述闽赣边境匪情极为详尽,刘师长察其尚系诚意,且少年有为,逾格矜全, 委为师部参议,仍发往泰宁,赞助桂旅长剿匪,以观后效。
高传遴(?—1933),江西省遂川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冬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在红四军做政治工作,任军政治部青年科科长。1931年11月,调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1932年1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春任福建军区建黎泰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任闽赣军区第二分区独立团政治委员、模范少年先锋师政治委员。
杨遇春投降国民党之后,历任国军五十六师参议、南昌行营中将参议、军事委员会招抚特派员、公署参谋长、重庆行营参议等职,1937年任军委会中将参议,后任第十九集团军游击副总指挥,在苏浙皖边区建立抗日基地,率部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1938年6月,国民政府划庐山为抗日游击根据地,杨遇春任江西省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在长江中下游完全陷落的情况下,杨遇春率两个地方保安团,在孤岛庐山坚持敌后抗战8个月,有效地杀伤了大量的日军,以践誓言:“以血肉保卫此庐山神圣地区。”最后还能依靠缜密的情报网和隐蔽快捷的行动安然脱险,全军而还,令人称奇。其后,杨遇春改任赣第九区、第十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第一集团军第二挺进纵队司令、第九战区高参。1941年加入军统,历任缉私署江西省缉私处处长、军委会别动军第四纵队指挥、军委会别动军第二纵队指挥、交警第二总队总队长、第二绥靖区二处处长、交警三旅旅长,率部在北宁路、塘沽一带与解放军作战。后调任浙赣护路司令。1949年兼任福建泉州戒严司令。
1949年10月,杨遇春去台,先后任国防部少将参议、国防部总政战部少将组长、保安警察第一总队总队长、警政署副署长。1977年退休,1989年病逝于台北。
杨遇春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沾满战友鲜血的中共叛徒,又是国民党内一个罕见的游击天才。杨遇春之所以叛逃国民党,据中共叛将龚楚回忆:当时,“农村中处决地主的手段是万分残酷的。他们在未杀以前,用各种严刑拷打以勒索金钱;等到敲诈净尽才加以屠杀。在‘斩草除根’的口号下,被指为豪绅地主的家人,连襁褓的婴孩也不免于死……”,“清算接连清算,杀了一批又一批,甚至杀到红军干部的家属,如江西独立师师长杨遇春,他是瑞金武阳围人,父母叔伯都被捕去清算,家中屋宇财产全被没收……迫得他冒险逃出苏区,向国军投降……”。龚楚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长时,杨遇春是其部下三十四师一O一团团长。龚楚、杨遇春等人对“消灭地主”运动没有全面的了解,错误地认为部分地区实行的滥杀政策就是“消灭地主”的实质,加之当时国民党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在军事“清剿”红军和游击队的同时,用金钱和高官厚禄等手段引诱共产党和红军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变节投降,以分化瓦解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队伍。由于他们叛投国民党并不是基于政治信仰,而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所以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
由此可以看出,杨遇春等人叛离革命队伍,进而投靠国民党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区进行的肃反运动扩大化——在当时某些领导同志的默认和错误理解下,对广大指战员和投诚人员进行清洗。由于家庭被清算,自身难保而投降国军,致其终身与中共为敌。这种“左”倾的做法致使在这一时期我党具有黄埔背景的善战之士脱离共产党或投靠国民党,对党的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