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大厅正面有毛泽东题字“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我们绕着大厅正中一个硕大的红色五角星转了一圈,以示敬仰。另一个大厅存放着一架和当年一模一样的飞机,是兴县政府向美方购买的。还有当年几位美国飞行员的照片和资料,以及飞机的资料简介。大家纷纷与飞机合影留念。
绕着大厅正中一个硕大的红色五角星转了一圈,以示对烈士敬仰。左起:范文、任洪凌、樊向群、宋志平。
纪念馆大厅篆刻的毛泽东题写的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左起:宋志明、吉晓江、李晓滨、范文、樊向群、任洪凌、尹振山、郭学工、宋志平、王端端、甘继林、李渝泉、霍太生。
失事飞机同型号的美军C_47运输机停放在纪念馆副馆(航空馆)大厅,机头方向朝着延安。左起:宋志明、李渝泉、李晓滨、吉晓江、范文、樊向群、任洪凌、王端端、郭学工、宋志平、甘继林。
值得说一下的是一位身着八路军军服的年轻解说员,他叫尹振山,在这里义务讲解十几年了,虽然报酬菲薄,但是他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他说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在山里收捡烈士遗骨,对烈士有着崇高的敬仰和热爱,对那段历史也非常痴迷。自从当上解说员,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把那段历史和人物梳理得一清二楚,讲解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四八烈士纪念馆的志愿者--讲解员尹振山
驻足聆听。左起:尹振山、范文、任洪凌、李晓滨、李渝泉、樊向群。
仔细观看。左起:王端端、尹振山、裴苗苗、李渝泉、吉晓江。
激情书写--晋绥儿女,不忘初心。
太原晋绥后代留言--浩气永存,后辈敬仰。
这次令我们深深感动的一件事就是兴县人民对革命前辈由衷的敬仰热爱,对革命烈士发自肺腑的崇敬和无私付出,以及巨大的人文关怀。对这片养育了共产党人的土地的一种特别的眷恋和深情厚谊。上至民政局老局长王波,下至普通村民,对当年八路军共产党的驻地和行踪了如指掌。尤其是王波,说起前辈和烈士来,真可谓如数家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感人的故事,他都能娓娓道来,说出它的来龙去脉。有了他的讲解,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可以说,他就是一部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活字典。
退休后的王波,依旧奔波在寻找烈士遗骸的途中。
王波,退休前是兴县民政局副局长,他担任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主任18年,寻访烈士遗物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去年5月卸任以来,至今仍忙于为英烈和他们的亲属做事,忙于烈士遗骸的收迁安葬工作!王波所做的,不只是让烈士们入土为安,他还注重查阅搜集每位烈士的生前爱好,注意从细节上温暖那些逝去的英灵。一位叫梁居明的八路军小战士,牺牲时口袋里装有一面小镜子。重新安葬烈士遗骨时发现,原来的小镜子已经破碎,王波专门买来一面新镜子放在小战士身边。
梁居民烈士遗物--斑驳的小镜子,依旧能折射出烈士的光芒!
晋绥人民剧社指导员胡宗武烈士遗物--人民剧社晋剧演员、山西著名刀马旦、贺龙义女二梅兰(1952年病故)将自己从不离身的烟斗,为心爱的丈夫胡宗武陪葬。
一个名叫胡俊源的连长牺牲前吃了一顿山药蛋,对身边战士说:“好吃不过山药蛋!”这句话恰巧被一位战地记者记了下来。王波翻阅陈旧的报刊资料,看到这段描述,特意将这句话标记在胡俊源名下。收迁安葬胡俊源烈士遗骨的时候,他郑重买来一盆蒸山药蛋,祭奠在烈士碑前。每次收迁安葬,大家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收迁一位名叫龙海的营长时,清理出的皮带、帽徽、牙刷,甚至半截铅笔,王波仔仔细细擦拭后,小心翼翼地放进棺木。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些英雄,王波带领工作人员在民政部档案库翻遍了全国各省市烈士英名录,抄录下了千余名牺牲在兴县的烈士信息,为每位烈士撰写了碑文。
晋绥儿女,不忘初心(四)——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根之旅
蔡家崖北坡村,距离县城15公里。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小山村。以前常听我们的父母念叨“北坡、北坡”。今天终于走进了北坡村,当年中央晋绥分局所在地。
北坡村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左起:樊向群、任红凌、范文、吉晓江。
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统一领导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三个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是当时晋绥边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同时成立晋绥军区,贺龙任司令员,续范亭任副司令员。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晋绥分局为民族的独立和全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抗日战争时期,它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前卫阵地,是延安党中央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北平、天津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延安与莫斯科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在解放战争时期,它又是中共中央(昆仑部队)和西北野战部队转战陕北的大后方。
位于半山腰的北坡村。左起:樊向群、宋志平、范文、任红凌、王波。
在王波陪同下,重走当年父辈走过的北坡小路,吉晓江(左)心中感慨万千。
左起:任红凌、王端端、甘继林。
一张合影,留下了我们对前辈的怀念、崇敬和对这片热土的全部情感。左起:霍太生、李渝泉、吉晓江、孙小建、李晓滨、范文、任红凌、王端端、樊向群、宋志平、甘继林、郭学工、王波。
晋绥分局旧址依山傍水,位于蔚汾河畔。山上峰峦叠翠,春来桃花盛开,秋季五谷飘香。我们沿着刚刚修复完工的村庄,走进一个一个的院落,沿着一排一排的窑洞,仿佛踏着父辈的足迹,寻找着他们当年的身影。我们拍照,我们抚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石,仿佛握住了父辈温暖结实的双手。
左起:樊向群、王波
中央晋绥分局宣传部是吉晓江的父亲吉喆、任红凌的父亲叶石曾经工作过的部门。几十年过去了,北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仍然有父辈留下的身影。今天追寻父辈足迹来到这里,难掩心中激情。左起:吉晓江、李晓滨、范文、任红凌、樊向群。
兴县新闻办派记者追踪采访寻根团。图为兴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裴苗苗现场采访吉晓江。
9月3号一早,王波局长和孙小建局长带领我们来到黄河边上,让我们看一看滋养了我们父母的母亲河,看一看我们父辈在这条大河边上的足迹。
晋绥军民同仇敌忾,阻敌西进,屏障甘陕,拱卫延安,支援延安,黄河见证了这一切。在黄河边合影留念,左起:孙小建、任红凌、樊向群、范文、吉晓江、李晓滨。
随后来到张家湾村。张家湾村位于黄河边上,曾经是鲁迅艺术学院所在地。 1942年10月19日,鲁迅艺术文学院晋西北分院在兴县张家湾成立。贺龙为董事长,林枫、甘泗淇、罗贵波、周文、杜心源、亚马等为董事,院长欧阳山尊。鲁迅艺术学院晋西北分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革命艺术干部的学校。1950年4月成立的中央戏剧学院,其前身之一就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洪凌的父亲叶石于1942年底从七月剧社调至鲁艺,应该就是到了这里。
张家湾,鲁迅艺术文学院晋西北分院旧址。左起:吉晓江、李晓滨、范文、樊向群、任红凌。
张家湾鲁迅艺术文学院晋西北分院旧址
时过境迁,窑洞依旧,前辈今在何方?
我们来了,看到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地方,已经无人居住。原来的窑洞仍在,但院内杂草丛生,显得荒凉而凄清,心中不禁酸楚。想当年这里也应该是热闹非凡的一个地方吧?想到父亲曾经在这里居住并工作过,任洪凌止不住心中的波涛翻滚,在这里拍照留影,心中默默想象着父亲在这里工作的情景。
任家湾--七月剧社旧址之一
与张家湾相邻的任家湾,是七月剧社的旧址之一。叶石曾经担任过七月剧社社长。王波局长介绍说,七月剧社曾经在当地非常有影响,战士和老百姓都喜欢看他们的演出。只要是听说七月剧社要来演出,哪怕不吃不喝,跑几十里地翻山越岭,也要赶来观看。
乡亲们难忘七月剧社--任红凌记录着村民讲述的七月剧社的故事。
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七月剧社的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宣扬爱国,激励斗志,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用。任洪凌说,她在心中为父亲感到骄傲。看到这里的老百姓还很贫苦,我们心中不免悲戚,新中国成立快七十年了,可是在这片养育了共产党的土地上,老百姓还没有摆脱贫困,走向小康。我们见到了88岁的任丑则大爷,想当年他还是个小孩子,也应该跟着大人看过七月剧社的演出吧?任洪凌和范文掏出200块钱塞给他,心中百感交集,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看到这些老人,就像看到亲人般既亲切又心疼啊!
在任家湾七月剧社旧址合影留念。左起:李晓滨、吉晓江、樊向群、任红凌、宋志明、宋志平、王端端、甘继林、郭学工、李渝泉、霍太生。
这里有成片的枣树林,树上挂满即将熟透的枣,我们摘下几个来塞进嘴里,品尝着父辈们几十年前也在这里吃过的甜枣,心中倍感欣慰。
晋绥儿女,不忘初心(五)——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根之旅
碧村濒临黄河,村内有碧村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当时叫中共晋西区党委)、抗日和平医院旧址、晋绥军区卫生部、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晋绥边区新民主主义实验学校等都在这里。
碧村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碧村中央晋绥分局代书记林枫旧居
据说1945年到1949年,晋绥分局干部的子女几乎都出生在这里。此次同行的吉晓江、樊向群和任洪凌都应该是出生在碧村的抗日和平医院。来到自己的出生地,算是彻底找到自己的根了。大家欢呼雀跃,情绪高涨。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啊,今天总算见到了你,来到你的身边,感受你的温情,止不住的心潮澎湃,止不住的热泪盈眶。真想趴在你的胸膛,听听你火热的心跳。激动万分的吉晓江眼含热泪,弯腰捧起一把泥土,说是要把它带回去,洒在父母的墓地,以祭奠生养自己的父母亲。大家纷纷在这里拍照留念。
在自己的出生地--碧村和平医院旧址前合影留念。左起:吉晓江、任红凌、樊向群。
樊向群在和平医院旧址前
吉晓江眼含热泪,鞠一捧第二故乡的黄土,带走一份思念和感恩,对父母送上一份孝心。
任红凌在和平医院旧址前
碧村和平医院旧址前合影。左起:李晓滨、宋志平、郭学工、甘继林、王端端、村民、宋志明、吉晓江、村民、任红凌、樊向群、范文、李渝泉、霍太生。
樊向群的父亲曾经担任过晋绥高等法院秘书兼司法行政科科长,来到父亲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此刻的他默默不语,想必也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樊向群在晋绥法院旧址前默默无语,但难掩心中激情和对父亲的思念。
在赵家川口村晋绥法院旧址前合影,赵家川口村也是晋晋绥(晋西北)行署驻地,行署副主任武新宇、牛荫冠等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左起:霍太生、李晓滨、吉晓江、宋志明、樊向群、宋志平、范文、任红凌、王端端、甘继林、李渝泉。
高家村的那棵千年大槐树还巍然屹立,它默默无言的见证着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艰苦抗战,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幸福,为红色新中国所付出的一切。
高家村的老槐树,这里曾经是高家村的中心,是村子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报社的资料室也设在这里。乡亲们说,老槐树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气,因此这里年年香火旺盛。
报社大门
高家村是《抗战日报》(抗战胜利后改为《晋绥日报》)所在地。《抗战日报》是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贺龙曾为《抗战日报》创刊题词:“人民呼声。”报社先后由赵石宾、廖井丹、周文、郝德青、常芝青(常守廉)等担任社长和总编辑。报社从创刊到终刊,先后出版了2127期。该报1949年5月1 日停刊。吉晓江的父亲吉喆曾在这里工作,任洪凌的妈妈冯佩璋也在这里担任过材料编辑。在这里,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仿佛看到父辈们在这里彻夜写稿编稿,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四面八方。
当年吉晓江的父亲吉喆在《抗战日报》工作,一定也是这老槐树下的常客。
左起:李晓滨、樊向群、吉晓江。
9月3号这一天,我们马不停蹄,还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等地。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合影留念。左起:李渝泉、宋志明、李晓滨、郭学工、吉晓江、樊向群、范文、宋志平、任红凌、王端端、甘继林、霍太生。
左起:孙小建、王端端、甘继林、任红凌、樊向群、范文、王波。
位于纪念馆院内的这通汉白玉石碑上段云(原中央晋绥分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所书《续范亭诗赠贺龙将军》的诗,是续范亭将军抗战初期为贺老总所写。2011年5月,经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将这幅饱含着时代印记的作品,镌刻成碑。当年6月9日在兴县开工,那一天恰是贺龙祭日,8月1日竣工。左起:任红凌、范文、吉晓江、樊向群、李晓滨。
甘继林在父亲甘一飞(曾任晋西南工委代理书记、晋绥八分区书记)照片前,拍照留念。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院落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并相互串通。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
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东院为四合式小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曾经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连东侧又建一孔。东西厢各有石窑两孔。正南原为普通瓦房数间,70年代改建为砖木展厅。院子的东南隅为砖砌大门。西院原为牛友兰的后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1年120师暨晋绥军区司令部进驻此院后,军区主要领导人贺龙、吕正操等长期居住在这里。1948年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迁往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六孔石窑洞,前带插廊。西北面石窑,为当时军区司令部增建的礼堂。院子的西南有瓦房八间,为警卫排住房。当年就是在这些普通的窑房内,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晋绥军区会议室,1948年4月1日毛主席在这里主持召开了晋绥干部会议。 摄影:牛亚平
院子正中是“六柳亭”,又名“六角亭”,由贺龙同志亲自设计,亲自栽树,由六棵柳树和石桌、石墩组成,因呈六角形状,故名。
六柳亭 摄影:牛亚平
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左起:霍太生、樊向群、吉晓江、范文、任红凌、甘继林、李晓滨、宋志平、王端端、宋志明、李渝泉。
晋绥儿女, 不忘初心(六)——记晋绥南下干部二代寻根之旅
老的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位于兴县城区北侧,建成于1953年,占地8000余平方米。陵园依玉京山而建,下院有仿古大门、悼念大厅、各级保护标志等建筑;中院花园有龙泉小桥;上院正中矗立着晋绥解放区烈士纪念塔,塔身四周分别有毛泽东、贺龙、林枫、李井泉、武新宇同志的题词。
晋绥解放区烈士纪念塔 摄影:杨油油
位于兴县城区北侧的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老馆) 摄影: 杨油油
与玉京山顶相通的石阶 摄影: 杨油油
纪念塔前两侧建有六角亭,塔后一排五孔窑洞为晋绥烈士纪念室。窑上方两层展室内陈列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晋绥烈士的英雄事迹和166位县、团以上晋绥烈士名录。山下与玉京山顶有100余级石阶相通,山顶建有山门、纪念亭,正中是江泽民同志1994年视察兴县题写的“继承先烈遗志、弘扬英雄精神”汉白玉纪念碑。后侧为“四八”烈士、晋绥风云人物展厅,陈列着1946年4月8日在兴县黑茶山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等烈士的遗像、生平事迹及部分遗物、失事飞机残片,陈列着晋绥军区政委关向应、晋绥行政总署主任续范亭烈士的遗像生平事迹和在晋绥革命根据地战斗、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贺龙、林枫、李井泉等300多位晋绥风云人物图片。
在烈士陵园的晋绥风云人物展厅里,甘继林与父亲甘一飞(曾任晋西南工委代理书记、晋绥八分区书记)老照片合影留念。
一张张英烈笑脸,一件件革命遗物,一句句生动讲解,都在直击着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晋绥情结,我们心中父母的初心。
三天的寻根之旅,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仿佛拨开重重迷雾,在尘埃里找寻着我们最初的那颗赤子之心。佛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有灵魂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生命的拷问。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经过风雨的捶打,岁月的洗练后,是否能够“我心依旧”?除了不要忘记人最初时候的那颗本心,即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还应该不忘自己以及前辈的信仰、理想、追求、执著心。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将父辈的精神薪火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能面对为国捐躯,为民族和人民奋斗一生的前辈先烈。才能无愧于晋绥儿女这一光荣称谓。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永远幸福安康,个人的理想也终得圆满。这就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到山西,来到晋绥革命根据地,追寻父辈足迹,寻根之旅的全部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太原,我们还参观了位于美丽的文瀛公园文瀛湖南岸的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这里原是明清时期山西的贡院,1906年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7年后更名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前排左起:吉晓江、王端端、范文、任红凌、孙彦君,后排左起:李晓滨、樊向群、宋志平、宋志明、李渝泉。
在一条偏僻的小巷,我们找到了原日军在太原关押我爱国人士的集中营,民间号称中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据说曾经关押过十几万抗日将士。这里杂草丛生,破败凋敝,快要垮塌的房间又大又脏又阴森,联想当年日军对我抗日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不寒而栗。
在离开兴县之后,我们一行五人还参观了徐向前、阎锡山、薄一波故居,通过对这些革命遗址和旧居的实地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和对革命老前辈的敬仰之情。
参观代县革命纪念馆。照片中4位老前辈都在代县领导开展过革命活动。左1为郝德青(曾任晋绥日报社社长、成都市委第一书记、驻外大使等职)。左3为林佐夫(晋绥抗日老前辈,曾任成都市公安局局长)。任红凌在父亲老战友照片前拍照留念。
回顾这次寻根之旅,每一位参与者都觉得受益匪浅,收获多多。在那片热土上,在父母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大家思绪万千,一颗心随着参观走访地点起起落落,久久不能平息。一会儿又唱又跳,一会儿沉默不语,一会儿开怀大笑,一会儿泪流满面,甚至泣不成声。有的人彻夜不眠,整理着父母的资料,想象着父母的当年。父辈们的足迹牵引着我们,父辈们的斗志鼓舞着我们,大家都说,这趟寻根之旅太有意义了!太值得了!它会永远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我们,伴随我们的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