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26、27军创建的西北根据地,作为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抗日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对西北红军在长征战役中,尤其是红25军到陕北以后的史实研究很少,本文重点讨论西北红军(包括第26、27、28、29、30军及独立第一、第二师及陕甘宁独立师等)参与的有关长征战役的战绩。
一、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迎接中央红军
1935年夏,西北红军在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下,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胜利,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并在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的20余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游击区域也扩大到了30多个县。红军主力第26、27军发展到5000余人,各地游击队发展到4000余人。根据地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巩固,在西北地区出现了一派大好革命形势。
这时,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已在四川西北部会师,并决定继续北上。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25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也开始西征北上。西北地区革命斗争将出现一个崭新局面。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大为震惊,纠集陕、甘、宁、青、晋五省军阀部队,同时增调东北军进入西北,发动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大规模 “围剿”,企图在中央红军到达西北之前消灭西北红军,彻底摧毁西北苏区,进而消灭中央红军。
敌人这次“围剿”仍以陕北为重点,以南线为主要进攻方向,实行南进北堵,东西夹击。以张学良东北军为主力,共动用兵力10多万人。其具体布置是:东面沿黄河一线,为晋绥军正太路护路军孙楚部3个旅及第71师之206旅、第72师之208旅;北面的清涧、绥德、米脂、横山、神木、府谷等地为高桂滋第84师和高双城第86师;西南面的环县、庆阳、合水、长武、彬县一线为敌第35师之冶成章部和东北军第106师、108师、109师、111师及何柱国部骑兵第3师、6师和骑10团;西北面的宁陕交界地区为敌马鸿逵3个骑兵团;南面的富县、甘泉为东北军王以哲第67军107师、110师、129师。
7月下旬,敌第84师、86师在西北根据地北线开始行动;在南线担任“围剿”主力的王以哲第67军也在洛川以南地区集结,并派先遣人员从洛川向延安侦察地形和红军情况,积极准备北犯;东线晋绥军的5个旅也于榆次集中,先头部队第206旅早于4月就西渡黄河,进至吴堡、宋家川、义合、枣林坪一带;西线敌第35师105旅进驻环县;西北之敌骑兵1团、2团、4团陈兵于同心、盐池一线。
1、慕家塬战斗
针对敌人的“围剿”部署,西北军委主席刘志丹召开会议确定:集中红军主力,乘敌之隙,各个击破,在敌人部署完成之前,先打深入根据地的部队,后打南线东北军的方针。为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各地游击队、赤卫队以及独立营、团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袭扰牵制敌人。红26军42师第1团和骑兵团,继续在西北边坚持斗争,牵制并迟滞南线敌人的行动。
8月1日,刘志丹率红26军42师第3团、红27军84师第1、第2和西北抗日义勇军3000余人,到清涧县之袁家沟、花岩寺一带集结,进行战斗准备。尔后,轻装北进,秘密插至吴堡、宁家坡。这时,当地的游击队和赤卫军在前总的统一部署下,已将定仙墕等据点的敌人包围起来。
刘志丹亲自指挥红27军84师第1团突袭吴堡慕家原晋绥军206旅412团3营7连寨子,令其他红军部队准备分别伏歼三面来援之白军。
8月10日凌晨突袭不成,遂决定次日强攻,并命令26军第3团参加强攻作战。下午,贺晋年和王世泰各指挥一支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从寨子东北部强行攀登。战斗中,王世泰腿部负伤。部队很快冲进寨墙,敌一个连被全部消灭。由红3团政委黄罗斌兼任团长。12日晨,白军一个营和两个连,分别从宋家川、辛家沟、郭家沟来援,被红军伏击部队歼灭。此战共计歼灭白军约4个连600余名官兵,缴获步枪600余支、机枪10挺、迫击炮两门。西北红军初次同晋军交手即首战告捷,提高了全体指战员对晋绥军作战的信心,揭开了粉碎第三次 “围剿”的序幕。
2、定仙墕战斗
战后刘志丹立即指挥红军南下至绥德东南新庄一带待命。在此,获悉晋军有增援定仙墕的动向。刘志丹抓住战机,决定消灭该敌。
定仙墕是敌人自界首至绥德交通线上和绥德至宋家川大路南侧的一个重要护路据点。东北有两道平行的山梁,在定仙墕和两道山梁之间各夹一道山沟,两道山沟在定仙墕东北汇合在一起。由定仙墕向东30里就是枣林坪。
8月21日上午,从枣林坪出发的晋绥军正太护路军第3旅第6团,沿川道和第一道山梁向定仙墕进犯,红84师2团迎面堵住了敌人,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敌人又沿阵地第一道山梁向西进犯,依仗其优势的火力,连续攻占了红84师2团的几个山头,向定仙墕逼近。这时,刘志丹命令红84师1团投入战斗。
贺晋年带领红1团除以部分兵力协助2团从正面堵住敌人外,又派一个连绕到敌人侧后,大胆穿插,猛打猛冲,打乱了敌人的建制,连续夺回了两个山头。当红军向第三个山头进攻时,敌人拼命抵抗,战斗十分激烈。红军的突击队几次冲到敌阵地前沿,由于伤亡大,又撤了下来。正面强攻不行,贺晋年又派出一个连绕到敌人侧后,一枪击毙敌营长。守敌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在溃逃中将武器扔了满地。这时,红42师3团及义勇军也从另一道山梁压下来。敌人全线溃退。红军一直追了十多里路,除个别敌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灭。
这一仗,打死打伤敌副团长齐汝英以下200多人,俘敌1800多,缴获了大量枪枝弹药,其中包括82迫击炮6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50余挺。由于红1团担负正面主攻,所以缴获的武器弹药最多。战后,红1团把缴获的迫击炮、重机枪集中起来,正式成立了机炮连,连长是李仲俭。这是西北红军的第一个重兵器连。此外,阎锡山于战斗中派飞机投弹助战,被84师2团用轻机枪和步枪击伤,迫降于绥德县薛家峁塬顶,俘驾驶员两名。
定仙墕一仗把枣林坪的敌人吓破了胆,当天夜间逃过黄河去了。这是西北红军首次全歼敌人1个整团,加上慕家塬战斗,在短短的11天内,歼灭晋军1个整团又4个连,给东线晋军以沉重打击。从此,晋绥军除留下部分部队龟缩在宋家川、石堆山等据点外,其余全部撤回了黄河东岸,消除了红军翼侧威胁,完全达成了红军主力出击东线的目的,同时,为下一步在南线打击东北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3、劳山战役
9月15日,红25军(3400人)到达延川永坪镇,16日与西北红军(5000多人)胜利会师。9月18日,成立了中央代表团和中共陕甘晋省委。红25军与西北红26、27军合编,成立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下辖3个师:第75师由红25军编成,张绍东任师长,赵凌波任政治委员;第78师由红26军编成,杨森任师长,张明先任政治委员。下辖第232团(团长王富贵,政治委员黄罗斌)、第234团(团长郭宝珊,政治委员马佩勋)、骑兵团(团长康健民,政治委员高锦纯)。第81师(由原红27军改编):贺晋年任师长,张达志任政治委员,李宗贵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41团(团长刘明山,政治委员李宗贵兼)、第243团(团长李仲英,政治委员王国昌) ,第78、81师的重武器都集中到第75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红26军第1团和红27军第3团共1000余人没有编入)。19日,中央代表团、陕甘晋省委、西北军委和红15军团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为了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首先打击敌“围剿”主力东北军之南线冒进67军。
9月中旬,第67军由中部(今黄陵)向北进犯,军部率第107师进驻洛川,其第619团1个营进占羊泉;第110师、第129师(欠685团)沿洛川至延安公路推进至延安;第685团驻甘泉,维护南北交通。为了打破敌军的进攻,红15军团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围点打援的战法,歼击孤军冒进之敌。9月28日,红15军团以第81师第243团围攻甘泉县城,吸引延安之敌增援,主力进至甘泉以北之大、小劳山隐蔽集结,准备歼灭由延安增援甘泉的敌人。
劳山南距甘泉l 5公里,北距延安30公里,东西群山矗立,地势险要,为延安至甘泉必经之地,是理想的设伏地域。10月1日,敌第ll0师由延安沿公路南下,增援甘泉,途中留第630团于四十里铺以为策应,师长何立中率第628、第629团沿公路两侧向南搜索前进。当日14时,其先头部队进至红军设伏地区,红8l师第241团突然向敌开火,堵住敌前进道路。同时,位于阳台(劳山北3公里)之红78师骑兵团,适时出击,断敌退路;红75师和红78师主力从公路两侧山地向敌行军纵队发起猛烈冲击,将敌分割在榆树沟口和小劳山地区,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该敌。这次战斗,共毙伤敌师长何立中、师参谋长范驭州、团长杨德新以下1000余人;俘敌团长裴焕彩以下3700余人,缴获长短枪3000余支,轻重机枪l 80余挺,炮12门,战马300余匹和电台l部。
劳山伏击战,是红25军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场胜仗。在劳山战役中,陕北红军第81师及其所属241团在劳山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佯攻甘泉城和在“口袋底”前一线阻击延安来援之敌,不准其接近甘泉城的任务都由红81师担任。
241团承担了堵击由延安向甘泉增援的正面之敌,从正面发起主攻的任务。敌人集中力量攻击川道里的241团阻击部队,各种火器将子弹、炮弹暴风骤雨般地倾泻到241团的堵击阵地,同时组织兵力反复争夺公路两侧的高地。敌人离甘泉只有几公里,但只能望而兴叹。241团就和钉子一样,紧紧钉在哪里,使敌人无法前进。战斗打得十分残酷,2连长栾新春肠子都打出来了,他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直到牺牲。战斗结束后,2连只剩下1名班长和十几名战土。241团伤亡很大,薛翰诚、杨玉清、栾新青、谢四娃、吴国富等七八个营连干部负伤或牺牲。自241团成立以来,一次战斗中伤亡这么多干部还是第一次。在这严峻的时刻,贺晋年、张达志把师部人员组织起来直奔西山,不一会刘志丹也带着警卫员向西山冲来,刘志丹的警卫员阎应娃和贺晋年警卫员张有才光荣牺牲。贺晋年冒着敌人的枪炮爬到离敌人西山前沿阵地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仔细观察了敌人的火力配系。返回后与率部向西山打来的红78师师长杨森取得联系,78师从西侧把敌人压进村里。241团团长刘明山率领3营一部,经过三次进攻终于拿下了东山1212高地,配合贺吉祥带的2营从东山把敌人压下来,敌人被迫退守劳山镇成为瓮中之鳖。
劳山战役后,中央代表团和陕甘晋省委在西北根据地开始了“肃反”运动,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边县以上及红78师营以上干部悉数被关押。红78师领导调整为师长田守尧,政委张达志。张明先任81师政委。
4、榆林桥战斗
敌东北军遭打击后,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对西北苏区实行严密封锁,企图逐步缩小苏区,最后消灭红军。10月20日,敌第107师第619团并加强第620团1个营进驻榆林桥。红15军团决定乘敌构筑工事未成,立足未稳之机,消灭该敌。于是,仍以红8l师第243团继续围困甘泉之敌,主力由王家坪地区南下,经道佐铺向榆林桥逼近。10月25日拂晓,红军乘晨雾茫茫,视度不良之机,由东、西两面对榆林桥守敌发起攻击,经反复争夺,全歼守敌4个营,俘敌团长高福元以下1800余人,毙伤300余人,缴获八二迫击炮8门,重机枪16挺,轻机枪108挺,长短枪1000余支。敌团长高福源被生擒,经过教育,放了回去,后来在西安事变中对促进张学良联合抗日起了较好的作用。
在榆林桥战斗中,红81师首先攻进榆林桥,为战斗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正面强攻的75师和从西向东攻打的78师,由于敌人筑有比较坚固的工事,火力很强,部队进攻受挫,伤亡较大。军团长徐海东命令作为预备队的81师师长贺晋年、政治部主任李宗贵率241团从北面沿洛河向榆林桥发起进攻。由于敌人防守很严密,火力猛,部队前进十分困难。贺晋年、李宗贵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贺晋年带了几个人爬到山上,居高临下,俯视敌阵地,敌人的前沿火力点一收眼底。贺晋年伸手要过一挺机枪,让战士拉住他的双腿,倒趴着挂在崖畔上,扣动扳机猛烈地向敌人射击,他的这梭子子弹正好打准了619团的团部。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死的死,逃的逃。贺晋年指挥部队乘胜攻击,一直突进了榆林桥。正面强突,背面偷袭,中心开花。这时,红75师、78师也终于突破敌军防线,从东面和南面攻进了寨子,守敌全部被歼,78师俘虏敌团长高福源。榆林桥战斗后,崔田民任78师政委。
劳山、榆林桥战斗的胜利,粉碎了东北军67军在西北苏区南线向苏区发动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迎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
5、直罗镇战役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胜利到达西北苏区吴起镇,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陕甘支队在吴起镇进行短期休整后,于10月底经保安东进,11月6日,在甘泉象鼻子湾,同红15军团会师。会师后陕甘支队改称红1军团,司令员林彪,政委聂荣臻。
毛泽东、彭德怀分析了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决定集中全军大部兵力,在直罗镇(在今陕西富县境内)发起歼灭战。11月21日~24日,红军围歼东北军第109师和第106师一个团,共计俘虏敌人5300多人,打死敌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多人,缴枪3500余支,机枪176挺、迫击炮8门、子弹22万多发,马300余匹。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在直罗镇战役前,崔田民、韩先楚指挥78师先“清扫”战场外围,拔掉了直罗镇东边张村驿、东村、羊泉镇敌据点;在直罗镇战斗中,全歼敌109师残部,击毙敌师长牛元峰,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表扬。红81师243团继续围困甘泉,牵制敌人;241团在羊泉镇地区阻击东路之敌第117师,并以1个连进至直罗镇西阎家村北山,担任警戒,节节抗击,诱敌深入。
二、东征战役
中央红军到陕北时,西北除了红15军团,光陕北(不包括陕甘边)有游击队5000余人,共产党员20000余人,赤卫军20000余人。国民党政府调动几十万大军对西北苏区大举进犯,妄图乘红一方面军在西北立足未稳,一举消灭红军。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确定了军事战略的基本原则: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作战;扩大红军,仅陕北省1935年12月到1936年3月,两次扩红9600人。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放在“打通抗日路线”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这个基点上。
中央军委决定重新建立红一方面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兼总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红1军团和15军团2个军团,共1.3万多人。为了巩固陕北根据地,确保红军即能够成功东渡黄河,又能够撤回陕北根据地。组建了红28、29军和黄河游击师。1936年2月20日,红一方面军改名为抗日先锋军,在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毛泽东指挥下东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晋绥军黄河防线。经石楼、关上村、兑九峪等战斗,打退晋绥军反击后,以少数兵力在石楼、中阳、隰县、孝义间钳制其主力,以2个军团主力分南北两线展开进攻,占领了晋南和晋西北的广大地区。红军渡河东征,迫使进攻陕北的晋绥军回援,苏区形势好转。蒋介石为援救阎锡山部派约10个师入晋,并令驻陕部队向陕甘苏区进攻。红军为避免不利决战,于5月初回师陕北。东征战役历时75天,歼灭国民党军约7个团,俘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炮20余门,扩大红军8000余人,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西北红军在东征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东征战役决策时,大多数指战员最担心的问题是能否过得去(强度成功)和回的来(不被国民党部队堵在黄河以东)。而西北红军在这2个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红28军军长刘志丹、原42师师长杨森和原84师师长杨琪都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红81师和红30军为了掩护红军主力西渡黄河,撤回陕北,付出了重大牺牲。
东征时,红78师被缩编为232团,团长韩先楚,随15军团行动。渡黄河时,232团抢占黄河渡口。渡河后在蓬门歼敌1个整营又一个连,以两营兵力配合山西游击队围攻石楼县城,团长韩先楚率一个营进至石口镇一带,牵制敌人五个团,配合主力作战。行进间,突然前方枪声大作,见有约一个营的敌人将我军一部压制在路边沟里。他立即命令部队跑步前进,发起攻击,将敌击退,发现被解救的是毛泽东和彭德怀的红军总部(毛泽东在1973年还和韩先楚提起此事)。232团随15军团参加兑九峪苦战后,作为左路军经文水、交城,直逼太原。4月12日,在中阳县歼灭敌军196旅392团。五月阻击中央军关麟徵部25师几天,掩护全军团回师河西。
红81师渡过黄河后,241团向北、243团向南,一举扫平黄河东岸约40公里之敌据点,掩护方面军总部和后续部队渡河。3月10日兑九峪战斗中,红81师奉命由西向东攻击淋淋洼之敌。中午西面山头之敌突然从243团左翼突出一股,进袭方面军总部所在地郭家掌。在此紧急关头,243团团长李仲英果断地撤下主力,向郭家掌机动,在彭总的指挥下,激战两小时,歼敌一部,打退了偷袭之敌,并乘胜追击,将敌压回淋淋洼,激战到黄昏占领了淋淋洼高地。战后,243团保卫总部受到了方面军的通令嘉奖。兑九峪战斗后,红81师241团l营调方面军总部,担任警卫任务。红81师随1军团南下,3月17日突破敌汾河堡垒线后,由霍县地区向南急进,迅速占领了霍县、赵城、临汾、襄陵(襄汾)、曲沃等县广大地区。红81师继续南下,攻占了马壁镇和候马市。4月14日,81师正式脱离军团建制,归方面军直接指挥。4 月下旬方面军总部决定,回师河西。为掩护主力安全西渡,红81师师长贺晋年率241团占领关帝庙一线阵地,阻击敌汤恩伯部之尾追。6连1排坚守关帝庙阵地,与数十倍于己之敌激战一日,全部壮烈牺牲。241团顽强阻击一天一夜。后奉令回撤。关帝庙战斗后,红81师全体指战员身背35天的口粮,以每天40公里的速度,边打边撤,抗击着汤恩伯部3个师的追击,胜利地完成了掩护红军主力西渡黄河的任务。
红28军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参谋长唐延杰,政治部主任伍晋南,军部特派员裴周玉。下辖:第一团(绥德、吴堡战斗团编成),团长黄光明,政治委员王再兴;第二团(由米西游击师编成),团长余占彪,政治委员柴成俊;第三团(由清涧红四团编成),团长杨琪,政治委员陈仿仁,全军共11个连,l200余人,枪670余支。不久,成立第五团(兼保安特区),团长兼司令员刘金轩,政治委员刘道生。红28军作为北路军参加东征战役,乘入陕晋军东撤之机,进占了宋家川、吴堡等地,扫除横山、绥德、米脂等县境内的几个主要敌军据点,其中响水堡伏击战,消灭敌军一个营,收复了陕甘苏区被敌占领的部分地区,消除敌军对中央驻地瓦窑堡的威胁。3月9日,攻占绥德县岱王庙战斗中,红3团团长杨琪(原红84师师长)不幸中弹壮烈牺牲。3月底,北路军于贺家川东渡黄河,在罗峪口歼敌一个营,初战获胜。随后,挥师向山西省兴县推进,连打几个胜仗,南下至中阳县。4月初,红28军奉命攻占三交镇,掩护军委及直属队返回河西。4月14日,红28军集中兵力向三交镇发猛烈攻击。军长刘志丹亲自到阵地前沿指挥,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全军指挥员怀着无比仇恨,英勇杀敌,迅速攻克三交镇,完成了掩护任务。
红29军军长肖劲光,政治委员朱理治,副军长兼参谋长谢嵩,政治部主任甘渭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下辖两个团:第1团(由陕甘红1团组成);第二团(由赤川、赤泉两独立营及地方游击队组成)。全军共8个连,850人。29军担负了南线根据地的巩固和向东发展的任务。29军扫除了苏区内的国民党军据点,深入白区,转战在宜川、韩城等七县,战斗20余次,消灭国民党军600余人,建立县以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盟40多个,筹集抗日经费五万多银元。相继在宜川、洛川、韩城、合阳、自水地区开辟了游击区,并根据党的统一战线的决策,在东北军中进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阻止东北军、西北军向苏区进犯,保障了红军东征的侧翼安全。国民党西北剿总调集七个师的兵力围歼红29军,29军完成牵制任务后,突围回到苏区临镇,受到中央军委的通电表彰配合主力东征。
黄河游击师师长阎红彦,政委蔡树藩,参谋长杨森,政治部主任杜平。由81师1个营、清涧2支队、延川17支队,新1支队、山西游击队(时驻陕北)和清涧、延川的游击小组等整编而成,共467人。黄河游击师成立之后,除警戒清涧、延川、延长一线的黄河沿岸,保证主力红军胜利渡河外;其主要任务是红军东征抗日准备渡河船只及其它物资。在20天之内完成了红军东征所需要的造60只渡船、筹粮20万斤、做军鞋2万双的任务,并且派人到河东侦察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碉堡构筑等情况,为我军渡河提供了情报资料。毛泽东赞扬说:“阎红彦是一位好同志。东渡黄河的时候,渡船的问题,主要是靠阎红彦同志去解决的。当时中央和军委都很发愁,很着急,认为很难解决。但是阎红彦主动向中央请求他来担负这个任务。他解决得很好,解决得很快,因此能够顺利地完成东渡抗日救国的任务。”2月21日阎红彦率部东渡黄河,先后占领义牒、三交、午城,在石楼、中阳、大宁、永和等地围歼敌人,发动群众打土豪、惩办恶霸,并帮助建立了中阳县苏维埃政府,在各地扩军千余人,有力地保障了东征红军与陕北苏区后方的通道.同时担任护卫党中央、毛主席和红军总部的任务。
渡河后,黄河游击师改编为红三十军,阎红彦任军长,蔡树藩任政委,杨森任参谋长,杜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62团、263团、264团。3月中旬,兑九峪战斗后,根据毛泽东的部署,我军兵分3路,红30军为中路军,活动在石楼、中阳、午城等地。红军回师西渡时,中央命令红30军担任后卫。当抗日先锋军主力经石楼、永和,由东向西转向黄河东岸时,阎红彦、宋时轮率30军由西向东插向吕梁山的隰县、大宁一带,以迷惑和牵制敌人,拖延敌人的追击时间,掩护党中央领导和红军主力安全西渡。在大宁附近的北山高地上,红30军和敌人展开了一场血战,钳制了敌4个师的兵力,并把一部分援敌,阻于听水以南。在三交镇一带,红30军参谋长杨森,率部完成阻击任务后,被敌包围。经过苦战,杨森英勇牺牲,部分战士跳下黄河,泅水返回陕北。就在红30军顽强阻击敌人的时候,我军主力从石楼县的铁罗关一带,胜利地渡过黄河。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于5月2日傍晚,在延川县清水关渡河回到陕北。红30军完成阻击任务后,被敌人分割包围。军部和党中央及262团失掉了联系。敌机对军部和263团驻地进行猛烈轰炸,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部队进入高山密林,边打边向南转移,寻找渡口,和敌人周旋了1个多星期。5月13日夜晚,部队转移到晋西南吉县平头关渡口,找了9只木船,准备在这里突围渡河。但是,天一亮,敌人就发现了我军集结地点,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接着,敌人的步兵也追上来了。最后宋时轮带着阻击部队经过激烈战斗,完成掩护任务撤到黄河边和阎红彦坐最后一只渡船渡过了黄河,完成了中央赋予的任务。262团在与军部失掉联系后,独立作战,也胜利西渡。
在这同时,习仲勋领导关中红1团和关中独立第1、2、3营与郧县2个独立营,粉碎了国民党军闪击关中特区党委和政府机关的企图和东北军6个师的兵力,纠集地方保安队、反动地主民团,对关中特区发动的大规模“围剿”。王兆相领导神府红3团配合红28军,在神府苏区消灭敌军3个连又一个排和,4月1日凌晨,红28军在红3团配合下强渡黄河,消灭罗峪口晋军一个营。次日攻克黑峪口镇,晋军沿河百余里防线被摧毁。粉碎了国民党86师和晋绥军对神府红区的第三次“围剿”,红3团还担任了黑峪口渡口的守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