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红军经过镇远
25日,右路纵队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在师长彭绍辉率领下进到镇远险关要隘鼓楼坪,击溃把守在鼓楼坪截拦红军的黔军第旅第四团的“九子枪营”,直逼镇远卫城。红一军团四十三团由卫城西门、右侧“狮子摇铃”高地、涉水过河三面出击,直取卫城,穿过长街,绕道青龙洞,飞奔祝圣桥,在桥头击溃阻敌,占领镇远府城。当夜红一、九军团在镇远府、卫两城宿营。26日,由剑河出发的右路纵队一部在镇远城东的两路口与敌军发生遭遇战,为了保卫镇远,使右路主力从镇远顺利通过,红军在两路口激战坚守阵地达一天一夜。27日晨,国民党中央军逼近镇远,用大炮向城内轰击。这时,红军政工人员正在城五牌天后宫召开群众大会。一发迫击炮击中民房,三名群众当场身负重伤。早上,红军奉命撤离镇远,向施秉前进。
(七)、红军经过施秉
24日,右路纵队红一军团,从台江县施洞口上游架浮桥渡过清水江,当地苗族人民纷纷前来支援,和红军工兵肩并肩共同搭桥,红军顺利进入施秉县马号沙湾,再兵分3路进发。一部(2师)于26日深夜顺利进占施秉县城。一部(15师、第9军团)于25日到达镇远。27日,另一部从黄平县谷陇复入施秉县境,途径李保寨、杨柳塘、长田寨、岩头、丁家桥顺小河于进入施秉县城。同日,15师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带领,与从镇远方向出发的红一军团直属队、第9军团陆续到达施秉县城,与先期到达这里的2师会合。28日早晨7时,红一军团3团3营奉命抢占余庆县城离开施秉县。右纵队一路势如破竹,经龙溪、凉风哨等地,抵达乌江渡口大乌江。29日,红15师亦离开施秉县城,往余庆方向行进。其他部队休整几天后,先后离开施秉县城继续长征。
【施秉黑冲甩敌战斗】1934年9月, 红六军团作为红军长征的先遣队,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下,于19日从湖南进入贵州。10月7日,他们进入黔东的石阡甘溪后,与敌桂军19师遭遇,激战一昼夜。因敌军处于有利地势,且有黔军、湘军的不断增援,而红六军团连日跋涉,不宜鏖战,于是,转移到施秉白垛乡黑冲寨。这时,桂军19师也紧追上来了。当时,黑冲只有5户人家。寨东是30米高的大田垴山,山下住李姓人家;寨南是50米高的大坡垴山,住龙姓人家。两山相距三四百米。红军指挥员从望远镜中发现敌军正欲抢占大坡垴制高点,以截击红军。于是当即命令红六军团十七师,以闪电般速度抢占了大坡垴。敌人一看慌了手脚,只好向寨东的大田垴山靠拢,在山上抢修工事。战斗打响了,霎时机枪、步枪、炮声响成一片。敌人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但都被红军猛烈火力打了回去。敌军恼羞成怒,只好集中炮火,向红军阵地倾泻下来,打得树折草燃。这时红军指挥员考虑到,我军虽占据制高点,地势有利,但敌众我寡,硬拼不利。为保存实力,决定除留下一个营牵制敌人外,主力部队向西转移。到下午四时许,在与敌打了7个小时后,估计主力部队已安全转移了,掩护营放了一阵枪后,也立刻转移。枪声停了,敌人以为红军弹尽粮绝,又向大坡垴山冲锋。但冲上山头一看,红军早已无影无踪了。红军从大坡垴撤出后,便向黑冲尽头的滴水岩转移。滴水岩,悬崖峭壁,十分险峻。红军战士将绳索、布带等结成长绳,拴于山顶大树,然后手握绳索,脚蹬陡壁,向下移动。靠着这一办法,主力部队和掩护营先后安全转移了。当敌军追上山头,见岩间拴挂的断布带、绳索、绑腿,徒呼奈何。
(八)、红军经过黄平
12月25日,左路纵队由台拱县的革夷和施洞口两地同时进入黄平县境。由革一进入黄平的红军经山凯乡马海、加巴乡牛场迂回谷陇的岩鹰屯。由施洞口进入黄平的红军经谷陇山凯乡斑鸠寨、王坳、鸡叫坡、脚板坳到达谷陇大寨。然后分兵两路进击黄平县城新州。第一路从谷陇到岩鹰,与从台江革夷经牛场到岩鹰的红军汇合,然后经翁坪王家牌、重兴梨树坳,翻越海拔1356米高的冷屏山到新州的周家山、李家院、高榜田,直抵县城后街。第二路沿谷陇到黄平的大路行进,经黄泥坡、青塘、翁勇,26日清晨到达黄飘,于黄飘乡新庄村又分两路奔袭黄平县城。一路从东坡乡的老虎坳下十里桥沿湘黔公路进击县城东门,一路则攻尖山坡。
红军右路纵队于12月26日攻克施秉县城之后,分三路进入黄平县境:第一路由湘黔公路进入黄平县境的东坡,经十里桥、五里桥进入县城东门;第二路由施秉的新桥附近往西北进入黄平县境东坡乡的黄野,经罗朗乡的高溪、桃子冲、太翁堡到旧州镇;第三路由施秉县的金坑渡过氵舞阳河,经印地坝、龙王阁、川心堡、白子桥进入旧州镇。红军先头部队于27日继续从旧州出发,经红梅到松洞宿营,28日进瓮安县境老坟嘴乡。这时,蒋介石嫡系吴奇伟、周浑元两个纵队才尾追红军进入贵州,到达镇远、施秉、黄平一带。
28日下午5时许,党中央和军委机关离开县城向旧州古城前进,于第二天下午夜3时向瓮安猴场进发。29日,红军的警卫部队——红五军团最后撤离黄平县城。
【红军在黄平故事】在黄平至今还流传着一位外国传教士与红军情结的故事:1934年10月1日,被教会派往中国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的瑞士人勃沙特从旧州回镇远途中遇红六军团肖克部队,被带到旧州后,恰好红军在天主教堂内发现一张法文贵州地图,当晚勃沙特被肖克请到红六军团设在万寿宫里的司令部,将地图逐一翻译给了肖克将军,第二天携夫人随红军长征。1936年3月31日红军到达云南时,勃沙特离开长征队伍。至此,他已在红军中生活了18个月,与贺龙、肖克等红军指战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1936年8月,他把在跟随红军途中的见闻写成了《神灵之手》一书,在世界多个国家编译出版,为宣传伟大的红军长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晚年侨居于英国曼彻斯特市郊的卓尔敦。为怀念这位外国友人,州话剧团还编排了《红星与十字架》话剧在州县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黄平尖山坡战斗】尖山坡位于县城东3公里,最高处海拔1102米,形如撒开的大网,由高向低沿东西两面缓慢延展,东抵东坡乡的老虎坳,西与三里湾、毛栗园相联,与它相距2公里的东北面是海拔1200多米的长坡和架梁坡,以犄角之势构成县城东北面的天然屏障。12月26日,是黄平之战最激烈的一天。红三军团于26日清晨到达黄飘乡新庄和东坡乡摆街营、老虎坳一线,指挥所设在摆街营。这天清晨,浓雾漫漫,能见度非常低,十米开外就看不清了。红军趁大雾向尖山坡黔军守敌发起强攻,然后分三路前进。第一路由老虎坳下十里桥上毛栗坡,经长坡占领架梁坡制高点。第二路由下金湾到金塘坡占胡家院。第三路由新庄到中寨夺取梅花五角。国民党黔军凭借有利地形和新挖的工事负隅顽抗,红军首攻受阻,经几小时的激战,未能拿下尖山坡,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时近中午,雾散天晴,强攻更加不利。为避免更多的伤亡,到中午时分,左路和中路红军退回摆街营一线。下午,红军1000余人悄悄由新庄出发,经老寨、中心,绕过尖山坡抵达县城东南面,晚7时突然出现在毛栗园、半河一带山头上,黔军顿时惶恐万状。敌旅长杜肇华一时手足无措,慌忙电告驻守重安的李成章旅速向新州靠拢,为其溃逃重安作好接应。红三军团首长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坚决进攻和消灭”黄平黔军的命令,重新部署战斗,决定分三路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右路正面进攻五里桥和赵家营,中路继续进攻尖山坡、猫耳屯,左路绕道胡家院、高榜田、李家院,包抄五里墩、马场一线,截断敌军退路,争取两面夹击而全歼之。于是,红军数千人再次正面向尖山坡发起猛攻。早已军心大乱的黔军官兵,无心坚守,全线溃退至县城四周山上。晚10时,红军胜利拿下尖山坡。
红军占领尖山坡后,占据了有利地形,然后兵分数路向县城发起总攻。由梅花五角而下的红军迅速攻占了东门的玉皇阁;由毛栗园而下的红军翻上十多米高的城墙攻进后街;由半河而至的红军攻到对角坡;由猫耳头、塔边沿河而上的红军攻进下水关;由石关沿百胜台过来的红军进到了龙洞滂山头上,架着炮向县城内轰击。黔军不敢应战,只顾夺路向重安江方向拼命窜逃。午夜时分,红军攻克黄平县城。随后,党中央机关、中央军委、中央纵队和红五军团等先后进入县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军委首长进驻县城。先头部队马不停蹄继续向旧州进击,并于深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旧州古城。
(九)、伟人41岁生日与旧州桔子林密谈
左路纵队进入黄平的尖山坡后,敌人负隅顽抗,红军首攻受阻,未能将尖山坡拿下。夜晚7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焦急地等待战斗进展情况,一会儿通讯员来报,红军占领了县城郊一带的山头,于是大家松了一口气,毛泽东说,现在,我们可以正面攻打尖山坡了。之后,数千名战士正面向尖山坡发起猛攻。红军胜利在望,周恩来带着通讯员到驻地老乡家去,走了好些农户,才买到腊肉、黄豆之类的食品,他嘱咐通讯员赶快交给伙房做。就这样周恩来在战火中也忘不了为毛泽东准备生日晚宴。晚宴时,毛泽东说,我这个人啊,最怕做寿了,过一次少一次嘛,41岁,人生过半喽。周恩来说,在枪炮声中过生日,别有一番滋味啊。夜晚10时,红军胜利拿下尖山坡后,又乘胜攻破了三里湾,然后兵分数路向县城发起总攻。在红军的强烈攻势下,黔军不敢应战,向重安江方向窜逃。午夜,红军攻克黄平县城。随后,红军当天在黄平城休整,当晚分别下榻于川祖庙、财神庙和一户大地主的空房里。1950年周恩来接见贵州少数民族参观团,在握手时询问到潘学忠是贵州黄平人时深情地说到:“啊,黄平,当年我们长征路过那里,在那里和王家烈的军队打了一仗,我住在你们县城的财神庙里。”
红军胜利攻克黄平县城后,将城市所存布匹购置一空,红军队伍给养得到了加强,红军士气极旺,服装整洁。部队中大多数的指战员都穿上了新军装,从湘南以来的疲劳状态被一扫而空。毛泽东41周岁的生日就是在红军攻占黄平的炮火声中渡过的。经过黄平之战,毛泽东的威望与日俱增,要求毛泽东复出指挥党和红军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李德和博古仍坚持去湘西的错误主张,29日在黄平旧州桔子林,王稼祥找张闻天商谈,讲了自己的意见,明确表示应该撤换博古和李德,改由毛泽东来领导。张闻天亦在考虑此事,当即表示支持,以后这一想法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聂秦臻等同志的支持,促成了31日的猴场会议和1月15日遵义会议的召开,从组织上限制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为毛泽东的复出打下了基础。而这段历史后来也被戏称为担架上的“阴谋”。
黔东南这片红色沃土,见证了红七军、红六军、红二军和中央红军的坚定革命意志和顽强斗争精神,见证了80年前红军历史性转折和毛泽东革命生涯转折的历程,他们转战从江、榕江、天柱、三穗、岑巩等12个县境的历程,谱写了一曲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凯歌。
四、红军经过瓮安
1934年10月3日至5日,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经过瓮安,1934年12月28日至1935年1月15日,中央红军经过瓮安,1936年1月22日至26日,红二、六军团经过瓮安。红军在瓮安期间,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经历了著名的突破乌江战役和垛丁关、黄泥凼、擦耳岩等战役,建立了红军长征进入黔北的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及武装——珠藏桐梓坡农会、桐梓坡游击队,留下了众多革命遗迹遗址,有“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旧址,“突破乌江”战斗遗址,“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游击队”旧址等。
猴场会议是黎平会议与遵义会议承上启下的会议,会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重申了黎平会议精神,坚持渡江北上建立新苏区,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会议首次将军事行动置于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之下,又重新任命了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邓小平为中央秘书长,这就从组织上人事上彻底将李德博古军事指挥权拿下,并共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遵义会议召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上的保证。
贵州的绿水青山滋润了毛泽东,革命风云酝酿了一代扭转乾坤的世纪伟人。从此,中央红军力挽狂澜,四渡赤水,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迎来了三军大会师的春天!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在这位舵手的掌握下,避过险滩,绕过暗礁,沿着马列主义的正确航道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贵州的骄傲!
时代的大潮,风云激涌,惊涛拍岸。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巍巍苗岭之巅,站在历史记忆的深处,思索毛泽东和红军在进入贵州的历程、战争神话和英雄奇迹,感叹不已!仿佛回到烽火连天的岁月,闻到了当年红军战火浓浓的硝烟味,听到了战斗阵阵的号角声,看到了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和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伫立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抒发“剌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伟岸英姿。从此,贵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劈波斩浪,奋勇前进!
关于黔东南州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补充建议
一、【法律保护】。建议州政府主持起草《黔东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人大通过。 二、【强化队伍】。由于县市的史志办才2--3人,还有抽调兼职地方的中心工作,人员少。 建议州委决策,在州委党研室,内设红色资源科,革命老区县,增设老区管理办公室,可以合署办公,强化党委领导和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和管理的职能,及时将有一定文字理论功底和积极热心的同志,充实到党史办和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事业队伍中来,根据现有进人渠道:1、在人员身份相同的条件下,简化手续,平级调动,这能较快进入角色;2、面向基层遴选,这得培养一段时间;3、长期目标,公务员招考全日制本科以上的文史类学生。 三、【红色规划】。重点为毛泽东所在的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公路建设、战斗遗址、红色故居和故事等,注意主线和支线的合理连接。 四、【红色教育】。建议在充分确认红色地点和线路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收集、整理、汇编1本书籍----《红色黔东南》,并下发到干部职工手中,每人1本,坚持必学,学校每学期开设1节以上的红色课,在全州掀起电视主导、网上浏览、领导带头、群众参与,时常弘扬红色精神,推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瓮安草塘—黄平—台江革一 红色路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