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师 师长:李连祥(牺牲) 叶崇本(后 牺牲) 政委:朱金畅(牺牲) 参谋长:刘培基(四川达县人,牺牲于高台) 第三十七团 团 长:李连祥(兼 牺牲) 饶子健(后) 政 委:谢 良(兼) 陈道贵(后) 何志余(后 牺牲) 参谋长:孟益元 政治处主任:钟烈彬(牺牲) 第三十九团 团 长:吴代朝 政 委:周金昌(牺牲) 参谋长:饶子健 孟益光(后) 政治处主任:朱金畅(牺牲) 苏光明 第十五师 师 长:郭锡山 政 委:谢良 第四十三团 团 长:万汉江(牺牲) 政 委:何志余 (牺牲) 赵杰 (后) 参谋长:年鸿才(严风才 牺牲) 第四十五团 团 长:叶崇本(兼 牺牲) 政 委:张力雄 参谋长:刘培基(兼 牺牲) 政治处主任:罗定祥 特务团 团长:徐志贞(牺牲) 骑兵团 团长:吕仁礼 随营学校 政委:张 荣 第九军 (第九军辖 三师七团另教导师 骑兵师共7000余人) 军 长:孙玉清(牺牲) 王树声(后 兼) 政 委:陈海松(牺牲) 参谋长:陈伯稚(牺牲) 李聚奎 (后) 政治部主任:曾日三(牺牲) 徐太先(后) 司令部参谋处 作战科科长:刘培基(甘肃陇南人,牺牲于古浪干柴洼)、李新国(后) 通讯科科长:徐士贵 情报侦察科科长:王少清(牺牲) 统计科科长:黄福瑞 管理科科长:郑 行 办公室主任:郑 仲 政治部 组织部长:朱潘(盘)显 余趾林(后 牺牲) 宣传部长:方强 民运部长:刘毅 地方工作科长:刘福才 敌工部长:姜焕绚(牺牲) 黄恩彦(后 牺牲) 军人部长:江焕相 保卫分局 局长:陈宜贵 初级军事审判长:刘登银
供给部 部 长:吴先恩 副部长:陈启兴 总务处长:吴辉佳 地方工作科长:刘福才
卫生部 部长:单成孟 政委:董贤应 第二十五师 师长:王海清(牺牲)李太国(李明) 政委:杨朝礼 第七十三团 团 长:张达善(牺牲)、 潘友清(后 牺牲) 孙汉言(后 牺牲) 政 委:朱金昌(牺牲) 第七十四团 团 长:杨业华(牺牲) 政 委: (缺) 第七十五团 团长:陈立义(牺牲) 政委:张荣福(牺牲) 参谋长:吕 杰(牺牲) 第二十六师(1936年冬撤销) 第二十七师 师长:刘理运(牺牲)、陈家柱(后 牺牲) 王学礼(后) 政委:李德明 易汉文(后 牺牲) 陈修坤(后) 参谋长:刘培基(牺牲)、姜振海(后 牺牲) 政治部主任:夏祖盛 经理处长:刘本国 政委:崔正剑 卫生部主任:杨绍清 卫生队长:黄耀瑞 第七十六团 (缺) 第八十团 团长 (缺) 政委 (缺) 第一营 教导员 毛风彩 副营长 马善保 第二营 营 长 熊有堂 第三营 营 长 肖永托 教导员 张行忠 第八十一团 团 长:肖永继(牺牲) 张道庸 (陶勇)(后) 政 委:李有庆(牺牲) 吴辉庭 (后) 特务团(原二十六师改编) 团 长:杨业华(牺牲) 政 委:李三金(牺牲) 经理处处长:叶志谋 政治委员:梅春山 卫生队长:赵家保 指 导 员:胡孟万 第一营 营 长 彭绍庆 教导员 鲍维文 第二营 教导员 熊英儒 第三营 营 长 施正南 教导员 孙汉言 教导师(1936年11月番号撤销) 师 长:张道庸 政 委:易汉文 政治部主任:李有庆 (牺牲) 骑兵团 团长:黄高宏(牺牲) 骑兵师(1937年2月总部重建骑兵师归九军指挥) 师 长:杜义德 政 委:刘庆南 参谋长:李彩云(牺牲) 政治部主任:李德明 作战科长:李新国 第三十军 (第三十军辖二师六团共6500余人 ,枪2500支,每枪平均子弹15发。) 军 长:程世才(代) 政 委:李先念 副军长:程世才 参谋长:黄鹄显(又名黄贵显) 政治部主任:李天焕 司令部 一科科长:张子英 二科科长:郑志章 三科科长:周明松 四科科长:黄述生(牺牲) 保卫分局长:李树芳 政治部 组织部长:张卿荣(牺牲)、俞荣华(又名俞同金 后 牺牲) 组织科长:吕新发 宣传部 部 长:向前法 宣传科长: 汪小川 副科长: 刘鹤孔 地方工作部 部 长:汪乃荣 总务处长:孙光寿 供给部 部 长:明华杨 袁文波(后) 政 委:袁文波 军械科长:汪光恩(牺牲) 出纳科长:阮成怀(牺牲) 粮秣科长:肖永正 被服科长:汪如意 卫生部 部 长:俞荣华 医院院长:徐其新(兴)(牺牲) 第八十八师 师长:熊厚发(牺牲) 政委:郑维山 参谋长:熊得臣 饶子健(后) 政治部主任:徐太先、张子英(后 牺牲)张卿云(后 牺牲) 参谋处 一股股长:董家良 二股股长:余志松 三股股长:董兴仕 四股股长:叶志昌 政治部 组织部长:董宏图 供给部长:屠启友 政委:叶永松 第二六三团 团长:熊发庆(牺牲) 政委: 钟行忠(牺牲) 政治处主任:藩太均、邹功凯(后 牺牲) 钟立彬(后 牺牲) 第一营营长 韩声发 教导员 周纯麟 第二营营长 张业洪 教导员 屈大虎 第三营营长 赵海风 教导员 李大海 第二六五团 团 长:邹丰明(牺牲) 政 委:黄英祥(牺牲) 政治处主任:徐其坤 方忠加(后 牺牲)鲁嘉焱(后 牺牲) 第一营营长 吴启松 教导员 彭德斋 第二营营长 李寿炳 教导员 徐德南 第三营营长 李乃述 教导员 蒋天良 第二六八团 团长 杨秀坤 政委 徐金树(牺牲) 刘庆南(后) 参谋长 饶子健 政治处主任 吕新发 邹开盛(后)供给处处长 吴荣庆 第一营营长 杨仕福 教导员 林丽臣 第二营营长 陈恒和 教导员 吴海堂 第三营营长 岳家才 教导员 李松林 第八十九师 师长:邵烈坤(在敌西安狱中殉难) 副师长:杨秀坤 政委:张文德(牺牲) 参谋长:刘雄武(牺牲) 政治部主任:裴寿月 参谋处 一股股长:林大生 二股股长:董山镒 三股股长:周良锒 四股股长:严义文 政治部 组织部长:万保元 第二六四团 团长:周明松 副团长:黄建中 (牺牲) 第二六七团 团 长:张明伦(牺牲) 潘传品(后) 政 委:方华(牺牲)姚运良(后) 刘鹤孔(后) 陈智才(后 牺牲) 政治处主任:罗登元 、冯伦奎(后、牺牲)、江求浩(后牺牲)、冷如光 (后) 第二六九团 团 长:徐广梓(紫)(牺牲)潘传品(后 牺牲) 政 委:朱德仕(牺牲)周明松(后 牺牲) 政治处主任:冯伦奎 (牺牲) 总部直属各部 少年先锋团(辖三个连共500多人) 团长:叶代贵(叶明) 政委:刘建伦 (牺牲) 参谋长:余信会(牺牲) 政治处主任:贺传吉 一 二 三连长 (缺) 一 二 三连指导员 王大发 牟永春 张先进 妇女先锋团(辖三个营九个连共1300多人) 团 长:王泉媛 政 委: 吴富莲( 牺牲) 副团长:赵英明、 刘伯兴 (后) 参谋长:彭玉茹 政治处主任:华双全 参 谋:方振远 秘 书:李开芬 教导团(辖五个连共500多人) 团 长:朱良才(兼) 干炎林 (后) 陈世道(后 牺牲) 政 委:朱良才 参谋长:李 强 政治处主任:徐一新 特务团 (缺) 骑兵师 师 长:董俊彦(牺牲) 政 委:秦道贤(牺牲) 参谋长:熊得臣 政治处主任:李庆雍(牺牲) (辖三个团 共500多人马,枪200只,平均每枪25发子弹) 回民支队(共200余人) 司 令:马良骏 副司令: 马有明(牺牲) 参谋长:许明山 董 元 (后) 西路军工作委员会(1937年3月14日成立) 书记:李卓然 委员:李卓然(负责政治) 李先念(负责军事) 李特 曾传六 王树声 程世才 黄超 熊国炳 (领导西路军余部三个支队 约2000余人)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1937年五月由进入新疆的左支队改编成立,对外称“新兵营”,约400余人) 总支队 队 长 :杨秀坤 政 委 :刘庆南 参谋长:饶子建 总支书记:喻同金 第一大队大队长:简佐国 政 委:周纯麟 第二大队大队长:陈德仁 政 委:赵正洪 第三大队大队长:郑志章 政 委:王世仁 第四大队大队长:宋承志 政 委:胡鉴 干部队队长:潘 同(潘柏南 ) 政 委:刘鹤礼 党支部书记:吕黎平 总支队的直属机构包括:政治部、医务所、总务科、青年科、警卫排、救亡室等。
阻击干柴洼 1936年11月10日,红九军在王树声、孙玉清、陈海松的率领下,经干沟、乱泉台子,冲破敌防线,进占干柴洼(今干城村)。旋在村东的娘娘庙岭、山城沟梁和北面的古城子滩等处布防,以阻击敌人。
干柴洼位于古浪县东南。该地四面高山,中间低洼,易攻难守。敌马元海、马彪等于当日率四个骑兵旅及马全义团和青海民团一部,尾追至干柴洼东侧的山城等处,向红军发起进攻。红军坚守还击,奋力抵抗。至晚间,敌后撤至打鱼台一带。11日,敌集结全力,步、骑、空部队合战,在三架敌机的滥炸掩护下,从东南西三面猛攻红军阵地。红军连续出击,肉搏相斗,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毙伤敌约300多人,获战马50匹;红军伤亡200多人,九军军部一科科长刘培基光荣牺牲。晚上,九军撤出战斗,以二十七师作后卫,掩护主力向横梁山转进。
设伏横梁山 1936年11月12日,红军进至古浪县东南部横梁山,迅速占领倪家岭、苏家梁、小石沟、倒杨沟等制高点。当日,尾追之敌进入伏击点后,红军前后夹击,敌人丢下大批尸体和枪弹辎重,退向磨石沟、二廊庙、铁石台等地。当晚,敌又向横梁山红军据点猛扑。红军发挥夜战的特长,全面反击,夜袭铁石台,夹击倒杨沟。鏖战一昼夜,击伤敌韩起禄,毙敌副官长马三彪及下级军官30余人,士兵、民团死伤三四百人。但红军也付出一定代价,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团长张尚达、医务所主任杨少忠壮烈牺牲,数十名伤病员被敌杀害。九军又与尾追之敌三个骑兵旅及民团激战一昼夜,杀伤大量敌人。13日晚,九军政委陈海松率领先锋团,沿黄羊川北边击退守敌,控制了古浪城及外围的两个制高点东升洼和边墙山。 14日拂晓前,红军向城内守敌发起进攻。敌二九八旅马华荣团和西宁东南川民团马峻部3000多人,负隅顽抗。激战半天,敌伤亡甚重,马华荣左臂负重伤,遂弃城遁逃至武威境内的张义堡。是日,九军6000余人全部抵达古浪城,随即布置防备,赶筑四面工事;接着敌马元海率两个旅又四个团及西宁鲁沙尔民团共一万余人,尾追集结于古浪城附近,向红军多处据点发起进攻,展开古浪城争夺战。 古浪保卫战 古浪城西通河西走廊,东达兰州、青海,地势险要,古称虎狼关,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浪被红军占领,“二马”十分惶恐。马步青在凉州一面连电青海告急,一面急派残部增援古浪。马步芳惟恐一再败绩,全盘难保,严令马元海:“城存于存,城亡于亡”。同时,又增派大批兵力,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古浪城。1936年11月16日拂晓,马元海集中三个骑兵旅和马呈祥、马步銮、马全义、马忠义团以及互助、乐都等四个民团的兵力,蜂拥而至,向古浪县城猛烈攻击,九军奋起反击。激战一天.虽歼敌六、七百人,城外制高点失守,九军只得进城防守。17日,敌人在3架轰炸机的配合下,步骑配合,从三面猛攻城垣,使红军所依的工事、城垣坍塌崩陷。敌人一度由北关攻入城内,短兵相接,双方展开激烈巷战。九军采取迂回穿插、分割残敌的战术,击溃城外民团。城内敌人惧怕内外夹击,慌忙逃走。红军占领北关一带。战至黄昏,又毙敌600余人,但红军减员、弹药消耗较大。
18日,敌马元海倾巢出动,亲到火线督战,从古龙山、西阳山、北关三面发起攻势,红军阵地被分割包围。敌机轮番轰炸,城内外陷入火海。由于城外红军高地失守,守城红军短兵相接,展开巷战。红军虽击溃敌人多次梯队轮攻,终因敌众我寡,敌从水关门破城而人,使红军腹背受敌,同时切断红军师团之间的联系,情况十分危急。军部机关干部反击未果。接着敌人在飞机配合下,又从北关攻人城内,使战势更趋严峻,战斗异常残酷。由此退彼进的拉锯战转为巷战,再转为各自为战的白刃战。就连被服厂的女战士也以剪刀为武器投入战斗,军政委陈海松率交通大队和机关人员,与冲向指挥部的敌兵展开拼杀,战况万分危机。此时,由于二十七师迂回敌后一阵猛杀,才使敌人阵脚大乱。红军乘机反击,杀得敌人伤亡惨重,败退城外。当日夜,三十军二六八团赶来接应,血战一天的九军连夜撤离古浪城,进至永昌东面一线。
古浪城之战,是红军渡河以来与敌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争夺战”。九军与敌酣战3昼夜,击毙敌官兵2000余人。此战和干柴洼、横梁山诸战,九军共伤亡2400余人,元气大伤。军参谋长陈伯稚、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师参谋长刘培基、军骑兵团团长黄高宏、司令部二科科长王少清等,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兵围凉州 11月14日,三十军先头部队进入凉州(今武威)境内,并包围凉州城。此时,敌兵力被九军牵制于古浪一带,空守凉州的马步青不胜惶恐。西路军欲意迅速西进,并无攻城之意。除留一部包围凉州守敌外,三十军大部及五军继续西进,陆续集结于大河驿至永昌一线的甘新公路上。总指挥徐向前致书马步青,指出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时表示,红军只是借道而过,无攻取凉州之意,望勿阻拦。马部顺风扯旗,也表示欢迎红军路径武威,希不要久住。红军旋即绕城而过,三十军一部进驻凉州城西四十里堡,一部继续西进。当日,总部进驻凉州城南陈家庄,在此总结了古浪之战失利的经验教训。后进至四十里堡。红军一面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一面进行修整、补给。同时,昼夜赶筑工事,做迎敌准备。
11月21日,程世才率三十军二六七、二六九团及总部骑兵师进占山丹城。23日,五军政委黄超率两个团接防山丹城。25日,五军军长董振堂率军部、军直属队一部和两个团抵山丹城。西路军占领山丹后,停止西进,决定以永昌、山丹为中心建立甘北根据地。11月22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发出《告全体指战员书》,号召全军指战员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坚决战胜敌人,为在西北创造巩固的抗日根据地而斗争。
11月19日,中央军委要求西路军应在永昌、甘州、凉州、民勤一带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寻机歼敌,策应河东红军,同时与新疆盛世才接洽,但不能敌觉察有到新疆的表示。 西路军摆在东起凉州西四十里铺,西至山丹300余里的狭窄地带上,一面抗击敌人,一面创建根据地,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策应河东红军。
马步芳、马步青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将前线八九万人马全部调集于凉州郊区,重新部署。任命马元海为前线步骑兵总指挥,马彪为骑兵总指挥,马朴为骑兵副总指挥,各率一路,直扑永昌、山丹。胡宗南部杨德亮旅也赶到凉州作预备队。
凉州西四十里铺战斗 1936年11月22日,敌5个团的兵力首先到达凉州西四十里铺,向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二六四团驻守的沈家庄、魏家庄、历家寨等地进攻;西移至永昌八坝、县城一线的八十九师一部和八十八师二六八团东返驰援。23日,敌人连续发起攻势,程世才、李先念亲自率部反击,与敌肉搏拼杀时至黄昏,敌才溃退。24日,敌大量增兵,再度发起进攻。红军将士坚守堡寨,英勇抗击,后在野外与敌展开大规模白刃战,将敌击退。激战3天,红军共毙伤敌2000余人,其中被大刀砍死者700以上;红三十军伤亡500余人。随后,三十军主力撤至永昌东八坝到县城、水磨关及新城子一线。
永昌东二十里铺战斗 1936年12月5日上午,西路军总政治部前进剧团一行六七十人,奉命前往东二十里铺演出慰问九军,不幸与敌马步銮团遭遇,被包围在郭家下磨庄。全体人员凭借围寨据守抗击一天,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激战中,剧团团长周汝功、支部书记廖赤见、导演任炳煌、政委易云均、副队长汪贤臣等十余名干部和保卫人员先后牺牲。剧团其余人员全部被俘。7日,马元海率步骑兵向东十里铺至二十里铺的沈家庄、王家前后庄、郭家磨等十余处九军防地袭击围攻。二十七师指战员与敌反复拼搏,经过一天激战,除沈家庄、杨家上庄被敌攻陷外,红军仍坚守其余据点,将敌击退。这次战斗,红军给敌以重大杀伤,并击落一架飞机,但自身也伤亡二三百人。14日,敌复攻九军二十七师防地,红军拼力据守寨堡,连续打退敌十余次进攻。红军突出一部迂回杨家天桥以南至十里铺一线.断敌退路,在田野、沟壑与敌厮杀激战。下午,红军一部赶来增援,途中又遭敌阻击,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将敌击退。虽毙伤敌400余人骑,但九军二十七师师长刘理运,八十一团团长肖永继等以下500余人壮烈牺牲。九军继古浪之役后,又一次遇到重大损失。17日,敌复组织兵力向东十里铺袭击,九军弹药殆尽,无力据守,被敌攻陷驻守庄院数处,后得三十军驰援,敌溃退,复夺回据点。
永昌八坝、水磨关阻击战 四十里铺战斗之后红西路军主力布防永昌南80里的八坝、七坝陈家南庄、王家庄、陈家庄、柴家庄和水磨关一线。11月25日,敌集中骑五师第一、二旅,祁明山旅,刘承德团、马步銮团及部分民团永昌八坝、水磨关进攻,红军与来犯之敌展开激烈战斗,激战两日一夜,歼敌800多人,终將敌击退。红五军与总供给部一部在永昌西水泉子一带与马彪旅遭遇,毙伤敌500多人,击退马彪旅的进攻。同日,西路军政治部前进剧团在东寨附近与马步銮团遭遇,激战一日遭敌重创,政委易维精、团长周汝功等人牺牲。12月3日敌集中兵力进攻新坝庙、沈家庄、桥头堡一线,红三十军据守两昼夜,打退敌七八次进攻,因弹药不济,逼迫放弃据点。同时敌迂回攻击水磨关一线,在红八十九师的增援下,毙敌600多名,给敌以重大打击。
保卫永昌城 1936年12月7日,西路军总部驻地永昌县城天主堂、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旧衙门和东门内妇女团一部驻地等多处受到敌机轰炸和炮火袭击,守城的九军和三十军各一部及总直、妇女抗日先锋团、教导团协力抗击。19日,调集马禄、韩起禄等五个旅另五个团及青海六个民团,辅以飞机、大炮,从四面向县城发起总攻,切断城内外红军的联络,扼控城东九军和牵制城西水磨关三十军增援。21日拂晓,马元海亲自督战,逼近城垣。守城红军分段防守,严阵以待。敌先从城西和城东北发起进攻。红军集中火力连续打退敌10余次的进攻,敌伤亡惨重。当日上午,红军击伤敌机一架。激战至次日天明,敌停止进攻。这次战斗,毙伤敌2000余人,马元海眼见强攻无效,遂改变策略,围而不攻。27日夤夜,总直机关在九军一部的掩护下,突出县城,转移至水磨关以西的田家庄、杏树庄、陈家南庄、刘家北庄等处,三十军转移至新城子一线。凌晨前,红军全部撤离永昌县城。
坚守山丹 1936年11月21日,红三十军攻占山丹县城。后由五军接替三十军防务,军长董振堂率军部、四十三团、四十四团进驻山丹,同时进驻山丹的还有西路军总队直属队、妇女抗日先锋团、医院、兵工厂等部。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五军在大佛寺、红沟、野猫山、西二十里堡、城北暗门滩等地与数倍于己的的敌军鏖战,给敌以沉重打击,配合了永昌城的战斗。12月3日,敌在进攻永昌的同时,派马彪、马朴率两个警备旅、骑五师一个旅及三个民团从三面进攻山丹城。董振堂指挥五军指战员,据城抗击,遂以三十七、三十九两个团从东门出击,给敌以重大杀伤。后因出击过远,在隘门滩遭敌骑兵反扑,红军英勇厮杀,将敌击退。但自身亦伤亡300余人,三十七团团长李连祥、三十九团政委周畅昌牺牲。五军总结教训,收缩固守山丹城,不轻易出击,终使马敌夺城企图未能得逞。五军在山丹鏖战30余天,坚守城垣,歼敌2000余人,给敌以重创。
四、策应“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何应钦急调20个师组成“讨逆军”分东西两路围攻西安,中央红军与西北军、东北军组建西北抗日援绥联军,帮助友军抵抗亲日派的进攻。主力红军的战略部署实现重大转变,西路军的军事方针转入配合西安事变的轨道。12月15日,军委主席团就西路军的任务和行动方针部署:“西路军目前应在现地区加紧休整,进行政治动员,一面争取凉州之补充旅和二马到抗日方面来,一面准备接通兰州和准备一部适时占领安西地区。总之,西路军是负责奠定抗日后方和接通远方之重大使命。”西路军按照中央部署,在永昌、凉州、山丹一线一面休整,创建根据地,组建苏维埃政权,并对马家军开展统战工作。一面随时向兰州侧击,策应河东军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