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对百姓秋毫无犯,他们用自己的钱买村民的粮食、用品,帮助留在村里的老人孩子做饭提水打扫卫生,与村民鱼水一家。在红军留下休整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红军战士与当地老百姓共同谱写了“军民鱼水情、回汉一家亲”的凯歌。
聂荣臻后来也回忆说:“我们在这里住了一夜,这个地方回民烙的大饼有脸盆那么大,北方人叫锅盔。我们买了不少,因为饥饿,吃得很香。于是又叫老乡烙了一些。后面毛泽东同志他们来了,吃了也赞不绝口。”
参观过程中,刘彩玉还向我们讲解了从岷县走出来的老红军张明远将军那感人肺腑的故事——
1911年,张明远出生于甘肃岷县西寨乡坎卜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个皮靴匠,由于手艺精细,在卓尼、临潭等地较有名气。
1926年,当地土豪劣绅盘剥穷苦农民,为民出头的“老民”(出头替穷人说话有威望的人)反而被投入县牢房,张明远的父亲也因此事而逃离家乡,不久便患心脏病不幸离开了人世。家乡人民与土豪不断地却又收效甚微的对抗,对幼小的张明远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他在童年时期就逐渐形成了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
1927年,顶替别人当壮丁的张明远来到兰州华林山集训,之后被编入了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在董振堂部高树勋师当兵。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戎马生涯。而在随军参加的一系列如第二次反革命“围剿”等战役以及目睹遭受了军阀的惨无人道之后,让张明远认识到参加红军才是正确的卫国途径,对敌抗日才是至关重要的。
1931年12月14日,张明远在江西参加了宁都暴动(起义),随后参加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红军后,他在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先后任侦察科长、特派员,还参加过中央苏区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
红军四渡赤水,到了贵州扎西县,由于情况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加强徒步侦察,张明远又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徒步侦察队队长,主要是摸敌情、找向导、绘地图。红军南渡乌江后,他带领4名侦察员,装扮成国民党军官,日行200里直奔绞西坝子乡公所,活捉了代理乡长,在当地群众协助下占领了绞平渡,为红军渡江创造了条件。
1935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路上,由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干扰,三次往返于茫茫草地,红军战士不仅严重缺粮,受到恶劣气候和敌人的困扰。当年,正是在张明远所带领的收容队的努力下,才使不少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伤病员重新赶上部队,继续踏上征程。
1936年8月,红军长征达到岷县,红军在包家族乡成立了岷县苏维埃政府,张明远被任命为主席(群众称为“县长”)。他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很快成立了三十里铺、哈达铺等区、乡、村苏维埃政府80多个,组织游击队员4000余人,掀起了轰轰烈烈打土豪、分财物的革命热潮。期间,一些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相机被镇压,穷苦大众为之拍手称快。
时隔七八十年,有三十里铺作证,是她铭记了这段历史,是她承接并培育着革命的火种,并使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生根、发芽、燎原。为保证部队作战和休整,他还组织各地苏维埃干部配合红军,发动群众筹粮筹款,参军参战。红军北上时,岷县人民不仅捐粮400多万斤和大批衣物军需,还有3000名热血青年积极参加红军,组建了以张明远任团长的新兵独立团,后在西征途中的高台战役中几乎全部壮烈牺牲,足以体现岷县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
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先烈斗志。考察队员们在历史照片、红军遗物前久久伫立,回忆那当年的历史,本次活动让党员教师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灵魂得到了再净化,让他们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是的,我们今天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的继承和弘扬红军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
相关链接:
解放后的张明远 1950年9月 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张明远随军入朝,任入朝部队前勤指挥部部长。1953年赴朝部队轮换,张明远接替了后勤司令员之职。7月,朝鲜战争停火,张明远留在朝鲜做善后工作,帮助朝鲜搞战后建设。1955年,张明远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回国后,他仍没有离开后勤工作。1988年,中央军委授予了他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