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专题介绍了第一套《毛泽东选集》出版的过程。
1937年深秋,25岁的“江南才子”邓拓从太原调到晋察冀负责新闻宣传,到任后,他凭着敏锐的政治觉悟,收集保存毛泽东讲话、著作,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1938年春,邓拓任《抗敌报》主任,凡有毛泽东新作问世,他都尽快安排在报上发表。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邓拓便对印刷厂长周明同志说,此文通篇充满辩证法,是指导抗战的理论武器,要尽快安排出版。不久,以七七出版社名义出版了《论持久战》单行本。这一承载着“人民必胜,日寇必亡”的伟大思想光芒的著作,像一盏明灯驱散迷雾,照亮前进方向。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并在复写稿上亲笔写道:“送晋西转五台山彭真同志指正”。彭真读罢,兴奋地转交邓拓,不久,邓拓负责印出了单行本。 1938年至1942年,邓拓就组织报社出版各类书刊180余种,110多万册。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邓拓开动脑筋,巧妙伪装,把毛泽东的文章套以《红楼梦》、《三侠五义》封面,交由刘仁同志领导的城工部,发行到京津各地,在敌占区传播毛泽东思想。1942年7月1日,邓拓为《晋察冀日报》撰写《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社论。应该说,邓拓自觉地宣传毛泽东主义或毛泽东思想,为以后出版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4年初,晋察冀中央分局为了系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整风运动的思想理论指导,争取抗日战争直至全国胜利,经中央宣传委员会批准,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领导顺理成章的想到时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总编的邓拓,邓拓受领这一重大任务,具体负责选集的编选出版事宜。
接受任务后,邓拓同报社的编辑人员一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选集的编选工作之中。仅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毛泽东选集》的编选工作,邓拓亲自为选集写了“编者的话”。在“编者的话”中,邓拓对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文章指出:
一切干部,一切党员虚心和细心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学说,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去战胜党内各种错误思想,这是异常紧迫的任务。这是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完全统一起来,使党成为完全巩固的广大群众性的和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的一个异常重大的关键。 邓拓编选的《毛泽东选集》,主要编入了毛泽东同志从抗日战争以来到1944年6月间的著作。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没有找到全文,只收入了一、二章)和《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作为附录编入这部选集。全书共收入26篇文章,约45万字。《毛泽东选集》按内容分编为五卷。入选的这些重要著作,除个别之外,都是在报刊公开发表过的。有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共产党人>发刊词》等,因当时尚未公开发表而未能收录其中。除《毛泽东选集》五卷本外,还出版了《毛泽东选集》合订精装本。
《毛泽东选集》的书稿,连同邓拓起草经分局领导审定的“编者的话”,于1944年5月发排。
《晋察冀日报》报社印刷厂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坡山村,设备极其简陋,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邓拓让报社专门派人深入敌占区通过关系买来较好的凸版纸和其他材料。两部8页印刷机完全靠人力摇大轮,工人们在炎热的天气里挥汗如雨。由于是第一次出版精装书,一无材料、二无工具、三无技术(当时只有一位老工人搞过精装),但印刷厂的工人师傅抱着极大的热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糊壳用的纸板是用自己造的草纸裱起来的,没有漆布就到敌占区买绸子布作封面,烫金没有金片,就用铜沫代替。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拓与干部工人共同努力,第一套五卷本《毛泽东选集》从1944年5月发排,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到7月份晋察冀分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时就印出了样书。到9月份,首批共印刷4000册,其中普通五卷版2000册、精装合订版2000册,正式对外发行,很快就销售一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