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西井冈山2013年11月12日电(刘丽娜)近年来,井冈山市深挖地方特色,延伸文化魅力,将红色文化、乡土文化、客家文化、地方风俗、民间艺术等特色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的完美“联姻”。当我们行走在井冈山乡村中,在青砖、黛瓦、马头墙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这里热闹欢快的文化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
特色文化立景,打造村落文化新品牌
“这个展示厅真棒,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气息,对井冈山的乡土习俗也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员同济大学的印小晶参观完井冈山市拿山乡渥田村乡土文化园中的乡土文化展示厅连声赞道。
走进拿山乡渥田村,便能看到许多村民的房前屋后墙上都挂上了斗笠、簸箕等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的物品,昔日的旧祠堂被改造为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村里的休闲文化主题公园也已建设完成。
井冈山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整治与保护并重,通过挖掘和整合本地文化资源,把丰富村庄的文化内涵赋予到美丽建设中,用文化来提升乡村品味,让文化成为乡村的特色标签。同时,充分尊重原有的村落格局、建筑和自然人文环境,做到 “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 打造了一个个特色鲜明、文化韵味浓厚的村落文化品牌。睦村乡睦村村依托“小桥流水,庭院人家”打造了江南客家风情文化;葛田乡葛田村依托传统民间故事打造了田园农家文化;井企集团文水村依托明清时期的孝子坊打造传统文化。
群众文化立基,打造美丽乡村新风尚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右脚上步静恰恰……”伴着节奏的拍子,在厦坪镇菖蒲村的大樟树下,几十名妇女正在认真地学着舞步,练的正是当今最流行的广场舞蹈。
“今年广场舞大赛就要开始了,我们正抓紧排练呢。”领队李香梅说,现在村里已有腰鼓队、秧歌队等多支文艺队伍。每逢重大节日和赛事,文艺活动积极分子会表演拿手绝活。她们当中,既有年过五旬的老妪,也有年方二十的靓妹。
近年来,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万村书库”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全市建立了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113家农家书屋,兴建文化广场20多个。
到农家大院“种”文化,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是井冈山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实践。通过发掘“乡土文化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基层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领头羊”作用,让基层文艺组织从“配角”变成“主角”,让群众从观众变成演员。目前,全市农民自办鼓号队12个、农民采茶剧团3个、龙灯、狮舞队6个、秧歌队5个、老年(夕阳红)文艺表演队6个、井冈红杜鹃业余剧团1个。如今,穿行在井冈山这块秀美的土地上,无论是在乡镇文化中心,还是在农家文化大院,文化已扎根开花,“不唱两声嗓子痒,不跳两下脚板痒”成为当地群众幸福生活的一种写照。
产业文化立业,打造富民强村新引擎
“我这里开业才一个来月,已接待10多批游客,收入2万多元,照这种发展趋势,肯定生意越来越火。”罗春健是茅坪乡茅坪新村“山地人家”第一家开张经营农家乐的村民,说起他的农家乐,罗春健喜笑颜开。
“这汤饼不错,现做的,很新鲜……”,“我也来自己动手做一块……”这是大井林场大井村民邹修平店里每天都能见到的场景,邹修平家就在大井毛泽东旧居旁边,借助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他在今年4月开了一家传统客家汤饼店,设了一个手工制作体验DIY区域,过往的游客都愿意到他店里看一看,自己动手制作喜欢口味的汤饼,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4000多块饼。小小的汤饼让邹修平荷包一下子就鼓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