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邓家的院子里,很容易就能听到墙外传来的市井喧嚣声。邓家的院墙外面,紧贴着一些普通民房。自从搬到米粮库胡同那天起,邓小平就多次提醒秘书和警卫人员:不要干扰周围的老百姓。邓小平的警卫秘书张宝忠曾回忆:
首长心里始终装着群众。首长还有一个常说的话题就是周围的群众。有几次老人家都说:张宝忠啊,我们住在这个地方不能妨碍群众。群众修房子啊,上房啊,不要妨碍他们。还有,对门口来往的人都不许妨碍。
首长第三次复出后,开始的时候,中央规定要另外给他配两部车子。首长一看两部车子,就问:这是干什么?我们说这是警卫车。首长说:搞这么多车干什么?这脱离群众。我赶快将首长的意见报告了孙(勇)局长,报告了王(瑞林)主任。最后大家争不过他,只好说,在北京的时候,后边只跟一辆随车。每次我们出去的时候,首长都要说:不许马路上禁止交通。所以,我们每次从住地外出时,只是拦一拦向南行驶的车辆,向北行驶的车辆该怎么走还怎么走,丝毫不受影响。
邓小平喜欢游泳,但有一点他交代得很明确,那就是不能因为他去游泳而赶走群众。1979 年7月26 日,邓小平到山东青岛视察工作,期间他去第二海水浴场游泳,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李子超万般无奈,便从青岛市公安局挑选了一些政治可靠、水性又好的警察换上便衣在浴场游泳。
邓小平到来后,见有人游泳,很高兴。可过了一会儿,他似乎察觉出了什么,就问李子超:“那些游泳的都是群众?”李子超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好含含糊糊地说:“都是些可靠的人。”邓小平从其表情和语气中已判断出了缘由,他看了李子超一眼,满脸的不高兴。
李子超后来讲起这件事时,曾无奈地笑着说:“小平同志一贯主张实事求是,在他面前说句假话,心里都发虚。可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
邓小平外出视察,从不给地方添麻烦。7月30 日,也就是在离开青岛的前一天,省、市领导想请邓小平吃顿饭,尽尽东道主之意。李子超把这个意见告诉了邓小平的秘书,结果,秘书请示后说:“小平同志不同意。”
李子超又对秘书说:“小平同志来了好几天了,我们做东道主的,不请小平同志吃顿饭,心里过意不去啊。”秘书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就再次去请示邓小平,转告了李子超的话,并反复说明情况。邓小平这才同意一起吃饭,但指示就在他的住处,人员不要多。就这样,李子超和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白如冰、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三人来到邓小平住处,与邓小平一起,只有几个菜,简单而又热闹地吃了一顿饭。李子超事后说,他忙活了半天,至今也没搞明白,究竟是谁请谁。
1980年6月30日至7月23日,邓小平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视察。他出发前,指示中央警卫局通知各地,不搞迎送,不请客;外出参观、考察,不断绝交通,不坐小轿车,一律乘面包车。
7月1日,邓小平在陕西省西安市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次日,他又参观了碑林博物馆。他十分认真地听取了专家的讲解,对这些灿烂的历史遗存表现出敬佩之情。在两天的参观中,邓小平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观众,不搞前呼后拥。他还一再叮嘱不要影响接待单位的正常工作,不要干扰群众的参观。在碑林博物馆,他还让警卫秘书专门到大门口查证是否对广大游客开放。
7月3日,邓小平专列抵达成都。5日,邓小平来到峨眉山游览。在前往旅游区的途中,邓小平对中共四川省委负责人和接待人员说,这次上峨眉山是参观休息,不谈工作,不要影响地方上的工作,不许封山,大家都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互不干扰。
这些小事看似平常,但反映出一个伟人崇高的思想品格。邓小平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关心群众的思想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