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纪念他,因为他给来信来访者满意答复
习仲勋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认为这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1950年春季的一天下午,他发现有很多人提着干粮、带着行李坐在西北局大门外边,这些人看样子像陕北人。他急忙找来秘书问明情况。原来,解放陕北时,有些农民的儿子因当兵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解放后他们的家人便跑到西安来寻找儿子。习仲勋当即让秘书通知传达室的人员:“对待乡里人要客气些,他们老远跑到西安找儿子,也不容易,我们要热情接待,让乡里人进来坐下,给他们好好地查询,一一地答复。”由此,西北局大门口正式设立了接待室。 习仲勋在担任国务院秘书长期间,还专门指定一名秘书定期到信访接待室,协助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同时要求将来信来访选编的重要情况,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报告。
习仲勋熟悉和了解民情民意,他认为老百姓最懂得忍让,群众来信来访,一方面说明问题可能相当严重,另一方面说明他们还相信党、相信政府。正如习仲勋所说:“不能让老百姓失望,必须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人民纪念他,因为他是文艺工作者的知心人
1953年9月,习仲勋开始担任政务院秘书长,主管文教工作。习仲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会变迁,作家创作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适应、压力大,创作时难放开手脚,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习仲勋认为,一方面作家要加强学习,跟上时代步伐;另一方面领导者要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加强责任心,多关心和帮助作家,不许乱打棍子,乱扣帽子。
习仲勋多次召集有作家、文艺界领导等参加的座谈会,告诫文艺界的领导,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有些作品不是基本立场观点的错误,而是写作技巧上的问题,不能全盘否定;即使有立场观点上的问题,也不能随便加以“枪毙”。要从作家的具体水平出发,给作家指明出路,善于引导作家前进。要鼓动作家旺盛的创作士气,激励作家的创作热情。只要方法对头,新中国的文艺战线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而鼓舞人心的作品来。
习仲勋的关爱,使作家们受到了巨大的鞭策和激励,他们卸掉了包袱,消除了顾虑,面对崭新的社会生活,作家们无不激情澎湃,纷纷拿起笔表达心声,全心全意投身于文艺创作之中。建国初,小说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短篇小说取得了明显的成就,诗歌、散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歌颂新中国,歌颂新生活,是建国初期文学作品的鲜明主题。
陕西是古老戏剧发源地之一,被鲁迅称为中国戏剧宝库,这里汇聚着通晓古今,流派林立的艺术人才。老艺术工作者提及习仲勋,交口称赞习仲勋他是文艺工作者知心人。
1957年,习仲勋受邀与陕西省领导一起去易俗社看戏。在演出即将结束领导接见演员时,易俗社一位老艺人却径直冲到台前高喊:“毛主席、共产党解放了我,现在却有人想压制我!”顿时,整个剧场一片哗然。习仲勋愣了一下,没说什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深夜,易俗社领导针对昨晚发生的事情,正在研究解决办法。这时,习仲勋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昨晚发生的事是怎么处理的。社领导接过电话说:“我们正在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处理方案。”习仲勋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那就好,我还正在为那位老艺人担心哩!这位老同志解放前受过旧社会的压迫,吃过不少苦,现在可能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意见,你们一定要妥善解决,千万不要借此再去整他!”在场开会的人,都被习仲勋的话感动了。
1961年秋天,秦腔老艺人王天民(1913—1972)到北京治病,习仲勋派秘书张志功帮助解决他的吃住行问题,并找老中医给其治病。王天民在北京一住就是半年。大年除夕,习仲勋带上夫人和孩子到宾馆看望王天民,还特意和他一起吃年夜饭。席间,习仲勋举起酒杯对王天民说:“过年了,你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咱们今天就在一起过年吧,吃个团圆饭。”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在除夕之夜专程赶来同一个普通艺人团聚,这是王天民万万没有想到的!他感动地说:“旧社会老艺人病倒了,没人过问,只能躺在破庙里等死了。今天却不同,我这个老艺人病倒了,却有国务院副总理为我寻医问药,给我拜年,和我一起吃年夜饭……”说到这里,老人激动不已,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人民纪念他,因为他把困难群众挂心间
习仲勋身居要职,心念群众。在他的眼里,群众的事就是头等大事。1961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收到一封从家乡寄来的信。信上说:“富平灾情很重,群众缺吃少穿,难度年关。有外出逃荒的,有卖儿卖女的,更有甚者,县东北老庙有位40多岁的哑巴妇女,家人养活不过来,就将她推到井里去了。”看了来信,习仲勋表情非常严肃,内心特别沉重。关中自古米粮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让从小就体验过饥饿滋味、又与家乡人民血肉相连情谊深厚的习仲勋寝食难安。
他当即将来信批转陕西,省政府立即派员到富平进行了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不久,就从陕北紧急调拨了一批粮食,救济富平灾区。并允许灾区群众可以到陕北自由换粮,不受当时的政策限制。灾区群众到延安、甘肃陇东一带换粮,运输困难,肩扛人背,路途劳顿,苦不堪言。省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调动了汽车,帮助灾民们从延安和陇东运回粮食。
吃粮难的问题总算解决了,可习仲勋却没有就此放下心来,1962年4月,他又写信给富平县的主要领导,信中说:“把返销粮的问题当大事来抓,要公平,不要让群众饿肚子。”如此细致入微的关心灾民,富平老百姓至今难以忘怀,说起这段往事,群众说:习仲勋是不忘本的领导干部。
1985年11月习仲勋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他在江西老区视察时,走村串户,看到房屋简陋、景况不佳的农户,就径直走进去,问寒问暖,和他们促膝谈心。
遂川县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县,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和特困户还相当多,一名复员军人是突出的特困户。他身患残疾,妻子双目失明,孩子又小,家中缺乏劳动力,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习仲勋一行来到他家的那一天,正刮着大风,北风从门窗吹进破旧的小屋,寒气逼人。屋子里陈设简单、光线昏暗,孩子们衣服破旧。习仲勋望望已歪斜的屋梁、残缺不全的墙壁,揭开饭桶盖,看看他家吃的是什么,又摸了摸床上破旧的被子。
“老乡”,习仲勋握住复员军人的手说,“你们的困难我都看到了。”
“首长,您能来看我,我已经十分感动了。” 复员军人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格,挺起身恳切地说:“我虽然现在有些困难,但日子还过得去,请首长放心。政府已经给了救济,我应该体谅国家现在的困难,搞好生产,自食其力,让生活慢慢好起来。”
“你们看看”,习仲勋转过身来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他们当年不怕牺牲,支援革命,现在有困难,还能这样体谅我们的政府。咱们应该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尽快把老区建设好!”
习仲勋指示,要专门研究一下,如何帮助复员军人这样的特困户发展生产,尽快脱贫。而眼下,要马上帮助复员军人一家把房屋修缮一下,让他们一家能够在温暖的屋子里度过这个冬季。
在习仲勋的关怀下,两年后,复员军人家的房屋焕然一新,床上添了新的被子,孩子们身上也穿得干净整齐,一家人喜气洋洋。
遂川人民说起习仲勋为民办实事的好传统、好作风,极为感动,那位复员军人感到习仲勋是他脱贫致富的大恩人。
人民纪念他,因为他诚心诚意与工人交朋友
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丰厚,文化气息浓郁。建国初,国家156个大型项目,在这块历史厚重的地方安排了10多个,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就在其中。习仲勋被错误处理后,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1975年5月至1978年5月,分别下放到这两个厂劳动锻炼。
1965年12月习仲勋下放洛阳矿山机械厂,是挂名副厂长,实际上在第二金工车间电工班参加生产劳动。
工厂里的老领导、老工人回忆,习仲勋保持着延安时期的老干部、老八路作风,经常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工作勤勉,办事公道,团结同志,作风正派,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深获教益。
习仲勋和同班的工人师傅们混的很熟,差不多每个师傅家里他都去过,还和许多师傅互相成为家中常客。听说谁家有了困难,他都想尽办法给予帮助。这方面的事迹很多,人们提起来也都非常激动,感慨万分。
习仲勋在电工班参加劳动期间,从来不以老干部、老领导自居,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小学生、普通劳动者出现。他平易近人,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工人干什么,他干什么;工人身上有多少油,他身上有多少油。他每天早来晚走,遵守纪律,听从班组长指挥,叫干啥就干啥,把班组作为他学习工业技术知识的新起点,把工人师傅当成他的老师和挚友。
金工车间电工班小组长赵发劳,觉得习仲勋毕竟是60多岁的人,体力远不及车间的年轻人,给他安排重活于心不忍,便有意安排让他干点轻的、干净的工作。他和其他工人一比觉得不对劲儿,就对赵发劳说:“赵师傅,你不要这样照顾我,我来这儿就是为了向工人学习,就是来干活,你要像对待其他同志一样对待我、要求我,你要是有意识照顾我,我可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赵发劳听了很感动,知道他是真心来劳动、学习的,之后,分活时便与其他同志一样对待了。习仲勋把自己的活完成后,还主动找活干,要活干。他这一主动,深得全班工人师傅的信赖,和工人师傅们的感情更融洽、更真切了。
习仲勋不仅参加组里的生产劳动,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活动,和师傅们谈心,到他们家里串门交往。工人师傅学习毛主席著作,他也和大家一起学习,并介绍当年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生活。他也热情启发鼓励大家牢记党的宗旨,好好为人民服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注意搞好班组团结,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大伙通过和他一块工作、一块生活、一块学习,见他十分平易,好接近,没有架子,普遍称他为“难得的老干部,老领导!”
赵发劳回忆说:习仲勋一次和我谈心时问我,是哪里人,家里生活咋样,住在哪里?当我告诉他,我家四口人,住在谷水租赁的民房,生活尚不十分宽裕时,他流露出十分关心的心情,而且当晚就带了包糖果去我家探望。他到我家后,见一家4口挤在一间小屋里,又出的高价房租,深表同情。他当时一面宽慰我现在要多体谅国家的困难,一方面马上掏出100元钱让我先用,我推来推去坚持不收他的钱,表示自己有困难可以克服。但他这种关心他人的品德确实令我感动。他离开我家后,我爱人问我“这是谁?这样关心咱们工人!”我说这是上面下来的大干部,现在是厂里的副厂长。我爱人说:“我看着就不同一般,是个大干部,大干部就是不一样啊!”
老职工杜道杰回忆,习仲勋与他交谈多了,一来二往比较熟悉,就提出到洛阳北郊井沟村家中看看。到杜道杰家里,发现家况不景气,就主动掏出钱接济他,有时10元,有时20元。杜说啥也不要,习仲勋就说:“就当是你借我的,啥时候你有了再还我。” 杜道杰说:“习仲勋对我可真够关心的,不仅生活上照顾,政治上也常鼓励。我们家和我们村里的人,听说我能和这样一位大干部交上朋友,都为我高兴。还说:‘像这样的大干部能和普通人交往,真了不起!’”
习仲勋《我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一年》的文章中说到:“通过与工人的共同劳动和交往,更使我亲身感受到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他们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我对矿山厂是有感情的,我喜欢这个厂,更喜欢这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