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十四军撤销六十年的“祭年”,作为四十四军将士的后代,撰写此文以纪念四十四军的将士与创建四十四军的邓华将军。
在东北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中,虎将众多,人才济济,其中能运筹帷幄的帅才更是将中豪杰,而邓华将军就是其中一个。
邓华将军不是东北战场上战役的决策者,是执行者。可是他在战役的准备、展开、实施、攻击阶段的缜密、细致、大胆、求实精神实在可嘉,特别是他独立思考的作风更是难能可贵。
他不盲从,他可以看出上至林彪,甚至中央等上级的问题,他也敢于直言相谏,且多被采纳,未被采纳的建议,他也坚决执行命令,努力减少损失。
夏季攻势“三战四平”前,邓华向林彪总司令建议增加一个纵队的兵力攻坚四平。林彪没有完全听取邓华的建议,只增加了一个师的兵力。“三战四平”激战了13个昼夜,东北民主联军没能攻取四平,自己反而伤亡了8000多人。四野的老人说:“如果林彪听取邓华的建议,‘三战四平’就不会那么残酷!”
平津战役前期,1948年12月底,邓华奉命指挥三个纵队攻击塘沽,在经过几次外围战斗后,发现塘沽外围是一片盐田,无掩蔽物,部队不易构筑工事,几次攻击伤亡很大。而且敌人军舰停在海上,我军难以从海上包围全歼塘沽之敌。邓华与兄弟纵队指挥员建议天津战役前总暂不打塘沽,改攻天津。中央军委和前总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采纳了不打塘沽的建议,决定转攻天津。
据史料记载,在抗美援朝时,作为彭德怀的副手,邓华多次提出不同见解,得到彭总的认可,弥补了原计划的不足。
特别是在第一批出国参战部队的数量上,高层原有方案是先过鸭绿江两个军,有点试探意味。但邓华建议十三兵团四个军全部过江,打就打个狠地。后邓华建议被采纳。事实证明:大部队的展开作战,弥补了我军装备落后、补给困难,火力欠缺等等不足,是在短短地时间内连续开展第一、二、三次战役取胜的关键,是将美军赶回三八线的保证。
邓华明白:抗美援朝第一仗既是军事仗,又是政治仗。必须集中兵力,一鼓作气,旗开得胜!必须振奋全军、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士气、勇气和信心!必须震撼美军、灭其骄狂之气,丧其无畏之志!志愿军做到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实质是:再一次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
邓华不冒险,但他敏锐、机智、大胆,能够看出战场端倪,抓住战机,敢于出奇兵制胜。
在东北战场秋季攻势中,他在辽西战场指挥七纵演绎的“顺手牵羊”的一系列战斗,极为精彩。在执行东野林总的破坏北宁路命令时,他带七纵三个师的部队,由郑家屯等地南下途中,寻找战机,大胆率部主动出击,歼灭路途所遇之敌。一个月内连克法库、彰武、新立屯、阜新、新邱五城,歼敌3个师,扫清了征途上的后顾之忧,最后完成破坏北宁路任务,受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林罗首长的通令嘉奖。 邓华与林彪
邓华的才华、胆识、谨慎及大局感深受四野林彪总司令的赏识、赞许,林彪重用邓华。
在三年解放战争中,邓华在东北战场一直担任七纵的司令,没有被替换、调动,这说明林彪总司令信任邓华,信任邓华领导的这支部队:东野七纵(四十四军)。
在东北战场的重要、凶恶的攻坚战斗,林总几乎都要七纵参加。七纵是唯一一只参加了四次“打四平”战斗的部队,七纵的攻坚能力可想绝非一般。
在锦州战役中,林彪命他指挥南面辅攻部队七纵、九纵两个纵队,组成南突击集团攻城。七纵一三二师七分钟第一个突破城防,攻入城内,实际成了主攻部队。
在天津战役中,林彪先命他指挥三个纵队打塘沽,后又命他指挥东面辅攻部队:七纵、八纵两个纵队攻天津。七纵一三二师又是十五分钟突破城防,攻入城内。
我华东野战军在金门跨海战役失利后,四野进行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林彪又是把指挥重权交给了邓华,让他指挥40军、43军解放海南。在多种不利的作战条件下,40军、43军创造了战史上空前绝后的:木船打兵舰,夜航躲飞机,分批渡海峡,陆军打海南的世界军事奇迹。
朝鲜战争前林彪提议邓华担任十三兵团司令进驻东北,准备抗美援朝。
在朝鲜战场,邓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协助彭德怀总司令立下赫赫战功,先后统领六个兵团、二十七个军、一百多万将士,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维护了远东的和平稳定。
彭总回国后,邓华接任志愿军总司令。
这些都显示了邓华将军的帅才能力。
将邓华将军与近代同期外国的传奇将军比对,是否可以得出以下评论:
邓华将军的才、智、德、勇及业绩胜过二战时期美国传奇英雄巴顿将军。因为邓华将军显露出的“以弱击强,以柔克刚”的一面是巴顿所没有的。世界上能够在三年多的战场上,把美军打得在谈判桌上签字和谈的军队,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也。
邓华将军指挥的战争舞台略小,业绩逊于二战时期苏联英雄朱可夫元帅。因为实实在在地说:苏德战场的宏大、激烈、凶险、顽强、和双方的人员、精神、物资的投入、较量是无可比拟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确实是“世界大战”。世上唯有毛泽东领导的三年解放战争可与其相提并论。
在一九五九年下半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在重压、劝诱之下,邓华不肯随波逐流,不肯批判彭德怀,不肯对彭德怀落井下石,反而主持正义,替彭总解释、申冤,最后遭到批判。在毛主席说了话:“邓是彭的人”,“与彭有区别”后,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结束时,没有原谅邓华,没有保护邓华。
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邓华这个人我反复考虑,留在军队上我不放心,要把他开除军籍,分配到地方。于是邓华被撤销了沈阳军区司令一职,转业地方。
能让林彪‘反复考虑,且不放心’的人肯定不简单!
为什么“反复考虑”?一是取舍难!二是不放心!
主席对彭德怀的动怒非同一般:没有了多年的情谊,只显现出政治利益,“反党集团”“党的决议”使任何人无可选择。
爱才,想留,因为主席说:“与彭有区别”。曾派人做工作,让邓华屈服,好给领导下台阶。可邓华这“湘军汉子”,愣是软硬不吃,耿直不屈,拒不低头!留下吧,实在不放心,真不知以后哪天邓华再捅娄子,给军队、给林找麻烦!
林彪的两难心情可以理解,在主席与爱将之间,只能做政治选择。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知邓华者-林彪也。
网上俗客说:林彪是因为邓华从朝鲜回国未主动向他汇报而忌恨邓华,不可信也,林彪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政客,是大将军也。
父亲在“忆邓华”的文章里也提到当年批判彭德怀、邓华的军委扩大会议:
“在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对彭德怀同志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同时邓华同志也遭到了错误的批判。当时有人向我做工作,说我对邓华同志最了解,又是七纵的老同志,鼓动我批判邓华同志。我觉得,邓华同志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是坚决执行了党中央的决定,积极歼敌,立了战功的,我对他的印象是好的,我没发现他有什么阴谋。我的态度是:你们要批你们去批,我没有什么可批的。”
父亲时任四十七军军长,也是条汉子,不过是个甘肃汉子。
四十四军撤销之谜
军队是有山头的,东北林彪四野的山头有邓华纵队。邓华的山头就是当年的东野七纵,既49年整编后的四十四军,52年撤销的四十四军。
在四野的四个兵团十二个军中(38军-49军),可谓各个都是虎狼之师、精锐之师,都有着辉煌的战绩和骄傲的历史。
但在和平年代的历次整编后,四野部队现在仅仅保留了六个军的番号;38、39、40、41、42、47及54军(由44军与45军合并)。其余的部队都先后被裁撤、改编、转制。
为什么保留了这七个军,撤销了那六个军,我们不清楚其中缘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撤销的六个军绝不是战功稍逊,可能只是建军历史不长、另有重用(组建新军兵种、新单位)及运气不佳罢了,但他们都是英雄的部队,都是优秀的人民子弟兵,是服从大局的楷模。
其中四十四军没有保留,重要的一点是:他没有参加抗美援朝。而建军最短的四十二军被保留了(他原是东野五纵,最后组建,因为当时忌讳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内奸第五纵队)。这个本来要集体转业搞生产的部队,可能就是因为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而被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