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知青纪念馆,有利于及时征集整理漳平的知青文化
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知青,他们主要是务农,在农场或耕山队他们主要是种植发展水果和造林。他们来到漳平老区以后,当时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是以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从事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一天的劳作之余,要考虑自己的油、盐、柴、米。简易的草顶挂泥墙房以及草顶竹笆房、竹笆床,是一些知青的栖身之处。1970年1月至1974年10月,在农村一段时间管理十分严格 ,加上“文革”因素,女青年不能穿裙子,不论男女青年都不能穿“小脚裤”( 即裤脚较小的裤子),否则将受到批评甚至批判。从“文革”开始至1975年,农村还把私人多养几只鸡、多种几棵菜、水果,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来割,很多基层生产队,尤其是新建农场的知青,经常是靠食堂用酸菜烧一锅汤,即“3菜1汤”下饭。1974年至1976年前后,他们白天几乎是在农场或生产队组织的开荒造林、挖梯田等大会战,晚上参加各生产队的政治学习或站岗放哨走过来的。
“上山下乡”到漳平老区的知青, 由于他们多数来自于大、中城市和晋江沿海,具有一定的文化,这些知青的到来,既为漳平老区带来了的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又为漳平老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增添了生力军,还为加强沿海与山区的联系与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一时期,广大知青在漳平老区期间,以满腔的青春热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知青们参与龙坎铁路和漳平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又如,插队在芦芝公社元潭大队前坑生产队的13名知识青年,发挥青年突击手作用,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筹资金,土法上马,建成一座10千瓦的小型水电站,把贫穷落户的小山村建成一个村茂粮丰,照明电灯化,加工机械的新农村。创立了带有特定历史条件特征的“知青文化”。他们思想活跃,工作勤奋,学习刻苦,思维敏捷,善于吸收政治营养,敢想、敢说、敢干,充满了青春活力,为发展漳平老区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与漳平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这些知青,在漳平老区虽然只有约10年的时间,但他们经过农村艰苦条件的刻苦磨砺,迅速茁壮成长起来,据统计全县有65名知青加入中国共产党,有672名成为共青团员,有106名被提拔选进各级领导班子。给漳平老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目前,他们在仕途上有的成了佼佼者,担任了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领导职务;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教授或企业家;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或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成为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这些知识青年绝大多数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知青的往事,人们也已逐渐淡忘。因此,我们通过建立知青馆,可以挖掘、征集整理漳平老区的知青文化。同时,在建立知青馆以后,知青馆一经开放,还可以激发一些人尤其是知青的热情,为我们提供资料和物件,这对我们征集整理漳平老区的知青文化,建设漳平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样是有益的。这是我们建立知青文化展馆的再一个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