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志恢弘,历史舞台大逞雄。洋炮坚船摧海口,条款霸道毁公平。
举国民众怒发吼,北大师生威示行。五四青年皆勇敢,陕人首俊李登瀛。
陕北革命先驱李子洲
李子洲同志之墓
毛泽东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的成为文化革命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中《五四运动》,第522页)在这数十万学生当中就有一位来自陕北黄土高原的杰出青年——李子洲。
李子洲(189-2——1929), 名登瀛,笔名逸民,陕西绥德人。他家庭贫寒,16岁才开始上学。他志宏远,抱负不凡,学习异常刻苦。1912年他从绥德出发,步行到西安,考上三秦公学,1917年考上北京大学,并担任学生会干事。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和同学们一起冲破军警的阻挠,包围了卖国贼曹汝霖住宅,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他还参加入李大钊创建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至1922年,参与进步半月刊《秦钟》、《共进》的创办,发表文章,唤醒民众积极奋起,打倒统治台阶级,铲除贪官污吏。组织创建陕西旅京青年进步共进社,先后在《共进》发表了《陕西师范学校应改革的几点》等文章,被誉为共进社的“大脑”。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李子洲加入中国共产党。“二七”惨案发生后,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和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组织追悼会,悼念被北洋军阀杀害的林祥谦、施洋等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李子洲写下了《施、林“二七”被害诸烈士追悼会感》的挽诗,在《共进》上发表。
1922年李子洲北大毕业后,先后在三原渭北中学及榆林中学教书。在榆林中学时期,对保安的刘志丹,绥德的贾春霖、霍世杰、张肇勤,清涧的王怀德、白作宾,延川的曹必达,定边的蒙嘉福,子长的营尔斌、杨国栋,横山的高岗,米脂的马济川,榆林的杨尔瑛等积极教导培训,介绍他们加入“共进社”,组织成立榆中学生会,参加校务会议。榆林党团组织在此时期建立起来。1924年5月,李子洲任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聘请杨明轩任教务主任,常汉三任训育主任,先后聘请的教员有王懋廷、田伯英、韩叔勋、王复生、刘尚达、李致煦、蔡楠轩、关中哲、罗端先、何寓础、雷五斋、王汉屏、赵秉彝、赵少西等。他们有的是“共进”社员,有的是共产党员,思想很进步,工作又积极,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和衷共济,一心为革命办好学校贡献全力。李子洲才能出众,见识高明,以前,学校死气沉沉,学生除上课读书外,国家大事,人民疾苦,概不闻问。他到任后,新购《中国青年》、《政治生活》等图书、杂志2000多本,供学生自由选读。李子洲特别关心培养人才。他每月的薪资尽数接济同学,先后向黄埔军校输送贾春霖、刘志丹、杨国栋;向农民运动讲习所输送霍世杰、李波涛、乔国桢;向上海大学输送张肇勤、李维勤、柳长青;向甘肃军校、耀县三民军官学校输送丁广智等学员。他积极热情,竭尽心血培养革命人才,而他本人则非常俭朴,从来不浪费一文,廉洁奉公一尘不染。1926年6月,在绥德省立四师建立中共绥德地方执委会,统一了陕北各地中共组织的领导。绥德省立四师成为陕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动中心。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在西安成立,李子洲任执委委员,分管组织工作。7月,中央撤销陕甘区委,成立陕西省委,李子洲当选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受组织委派,他代表省委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并请示工作,接受了张太雷同志代表党中央对陕西工作的指示。返回陕西后,他向省委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同年9月,兼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参与了省委对清涧起义、渭华起义的领导决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