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末时候,有强人骚扰,人们皆逃上山。事定回村之后,三月十六日已误过,大家心上很不舒服,好在三月未尽,于是二十八日又相约做歌圩。自此,每年除三月十六日外,到三月二十八日又有歌圩,一年便有两次歌圩了。
歌圩是年轻人的世界,老人们拜庙会之后毫无趣意。那巴村民就在歌圩日便搭台演起戏来。自此为始,演壮剧渐渐成了那巴歌圩的主要内容,年轻人借以聚会相识,大为方便,老人借以消遣。
而今的歌圩与昔日略有不同,既然相聚人众,又以戏台为中心,各路商贾岂肯放过,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赶圩人未到,商客已提前一两日争先把屯上各户住满。
歌圩节,戏台附近人山人海,歌圩台上由朝里乡六作屯壮剧剧团村民自编自演的笛声缘正在翩翩起舞。为了活跃歌圩气氛,丰富歌圩的文艺节目,六作屯村民还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科技致富、退耕还林、税收等内容创作出一批批独唱、小品、歌舞、相声的壮戏小节目。时兴创作、通俗易懂山歌对唱,妙趣横生的山歌常常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此外,群众自编自演、操北路壮话的壮戏深得老人的青睐。演出的均是正气战胜邪恶剧目,悲剧开始,喜剧结束,皆大欢喜。歌圩发展至今天,已不仅仅是男女青年相聚的地方,更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好阵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农村生根开花的结果。
汉族夜宴
汉族夜宴,也称坐朝台,是桂西北部山区汉族民间婚嫁习俗内容之一,是农村汉族在婚嫁过程中,将新娘接至夫家的当晚,亲戚朋友以吃夜宴的形式聚在一起,自娱自乐,以饮酒取乐烘托喜庆气氛为目的。吃夜宴一般为12人,其中唢呐2人,打鼓器2人,女方送亲客3人,媒人1人,龙虎席2人,把瓶官1人,朝台官1人,12人中分工各有不同,由朝台官发起酒令、以高山汉族民歌为基调,所有酒令、对酒令都以唱为主,既对歌又吟诗作对,猜迷语,对不上、猜不着的罚酒,罚酒数量以作酒令规定的为准,少则一杯,多则七七四十九杯。参加婚庆的人人都可以轮换参加,保持12人和分工不变,通宵达旦尽兴娱乐。
如今,随着新的婚俗观念的不断改变,这些传统的婚嫁习俗已逐渐消失,面临失传,有必要对夜宴进行保护和传承。
广西壮剧
广西壮剧,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笛声缘》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都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朝里乡六作屯壮剧剧团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