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仲兴:我做的幸存者口述收进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有一次我见到了一位特殊读者,是个日本记者,他让我带路去麒麟镇西村看望幸存者。进了幸存者家,他拿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仔细核对。整整一个上午,他一言不发,脸部没有任何表情。2011年12月,我在日本8个城市参加了民间人士组织的8场“证言集会”,揭露日军在汤山的暴行。翻译告诉我,金泽大学有位教授看了我的书,认为是写得最详细的一本。
南京城人口流动频繁,不利于名单统计
新京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共有30多万人,目前统计出来的只有1.6万多人,还原这份名单如此困难的原因你觉得在哪里?
费仲兴:就我在汤山走访的经验来看,农村的人口流动性比较弱,老人长期定居在一个村子。通常找三四个老人,就能把一个村屠杀的情况摸清楚。而南京城里人口流动很频繁,很难找到知情人。即使是住在一幢楼里的邻居,对别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这可能是南京城里的遇难者调查比较困难的一大原因。
新京报:你认为还原834名遇难者名单的意义是什么?
费仲兴:就是单纯地希望了解那段历史,把遇难同胞、幸存者受的苦尽力还原出来。有人对这些历史感兴趣,那么他可以看看我的调研。我认为我要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调查、研究,把资料整理出来,出版成书。我就这么一点点力量,就这么一点点能耐。
新京报:今后还有调查计划吗?
费仲兴:今年6月我完成了对紫金山抗日碉堡群的研究,写成了《紫金山碉堡》,但不打算出版,没人会买。《城东生死劫》我想在几年后认真修订一番,再印一千册。梦想能否实现,眼下难以预料。
汤山沦陷史是部哀史,研究哀史,心中难免凄凉。但想起多年来朋友们对我的关心、鼓励、支持和帮助,心里就暖暖的。不管怎么说,退休后能拥有这么一段经历,还是值得自豪的。 ——费仲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