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史永正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事迹在芮城县中条山一带广为流传。今年清明前夕,笔者来到位于该县西陌镇石湖村的史永正烈士陵园时,却看到了令人神伤的一幕。
陵园里,烈士当年牺牲地的那棵柿子树依旧生长着,但捆吊烈士的那根树枝已经被人折断,断裂处胳膊粗的伤痕仍清晰可见。离柿树10多米远的烈士墓四周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墓碑上烈士的生平事迹简介,由于岁月风雨的侵蚀,早已锈迹斑斑,模糊不清。用青砖水泥修造的7米高的“史永正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也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纪念碑表面的混凝土大面积脱落,还出现七八条大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纪念碑前后的台阶也破烂不堪、坑凹不平,让人更觉满目凄凉。惟一让人欣慰的是,上世纪60年代至今陆续栽种的300多棵柏树生长茂密,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守护着烈士的墓地。
据1995年版的 《芮城县志》记载,史永正(1914—1948),是山西省沁县荆村人。民国27年(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本村村长,党支部书记等职。民国36年(1947年)夏,史永正被调至芮城县担任土改工作队员,到石湖村工作,他以高度的革命热情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民国37年(1948年)1月,被敌人逮捕后残忍杀害。
石湖村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笔者,史永正烈士陵园是30年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本村村民自发捐款修建的。为了纪念这位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光荣牺牲的英勇战士,人们在他牺牲的柿子树南侧建了一座坟茔,立了一块墓碑。1978年,芮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当时的石湖大队革命委员会,又在墓前修建了一座“史永正烈士纪念碑”。2004年清明节前夕,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石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将烈士陵园面积由原先的3亩扩大到11亩,同时集资16700元,打算将烈士陵园四周用砖墙全部垒起来,但因资金不足,1500米长2.5米高的围墙只垒了700米就停了下来。尽管后来县民政局和乡政府又给了2000元,但杯水车薪,到目前还有一半多围墙无法完工。2005年,县委有关部门把这里确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节或重大节日,都有成群结队的青少年学生和县乡干部群众自发赶来扫墓悼念,敬献花圈。前几年还有一位照看陵园的管理员,但由于村里拿不出工资,只好把管理人员撤了。
66岁的石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宝业说,面对敌人的酷刑,史永正烈士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是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为此,村里一直想重修烈士陵园,把它建成名副其实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永远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然而,对于只有2400口人、经济比较贫困的石湖村来说,所需资金却是个大难题。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给予扶持,让烈士陵园尽快得到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