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峰海拔1586米。它并不算太高,却屹立起了一座中国革命史上令人仰止的丰碑。
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当年在此进行的革命斗争历时并不算太长,却开辟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道路。
巍巍井冈山,连着中国共产党璀璨的历史。80年过去,它正书写着新的篇章。
井冈今朝更好看
有人曾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当年,先辈们在深山密林里闹革命、反围剿;如今,这里成为传统教育的课堂、红色旅游的热点。在山上四处探访,有两种心绪总是不时交织:面对革命旧址遗迹时的肃穆感怀,面对祖国壮丽河山时的由衷赞美。
五百里井冈,革命人文景点十分密集丰富,现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100多处,其中茨坪毛泽东旧居、朱毛会师旧址等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自然景观也异常秀美,群峰绵延、古木幽深、飞瀑流泉,令人流连忘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井冈山人开始着力发展旅游业,孕育出井冈红色旅游。1995年以来,井冈山市提出“旅游兴市”发展战略,筹措巨额资金,加大对革命旧址遗迹的修缮维护力度;井冈山全景画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逐个建起,把收集来的革命文物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加以展示;开发出11大景区、76个景点、460处景致。从此,井冈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的风貌在世人面前充分显现。在黄洋界,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的炮声隆隆;在八面山,仿佛可以闻到当年战火的硝烟;在茅坪,仿佛可以看到当年八角楼的灯光依然闪亮。
“保护与开发同步、效益与投入并举”,是井冈山发展旅游业的首要原则。这些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市里专门聘请专家,确立了《井冈山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示范》课题,完成了232平方公里的野外资源勘察及资料整理;加大了封山育林力度,实施了“翠竹工程”、“林相改造工程”等绿色环保工程。2005年,井冈山市还将行政中心整体搬迁至山下,旨在发展好旅游产业的同时保护好自然资源。目前,井冈山有山林面积19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6%,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好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各类植物3800余种。据环保部门测定,井冈山的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今年3月,井冈山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目前,井冈山旅游业呈蓬勃发展趋势,每年上井冈山的游客达到25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了13.4亿元。
登上位于茨坪北山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后,回首远眺庄严耸峙的苍翠五指峰,更让人体悟到先辈们胸怀广博、意志如钢。步入红军谷,在林中沿着蜿蜒幽静的红军小道走一走,看旁边斧劈刀削似的险峻山崖,更使人追思那段矢志不悔的艰苦岁月。正如一位游客所说:“在井冈山身临其境接受教育,既净化灵魂,又颐养身心,不虚此行!”
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茨坪北山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最高处,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纪念碑,阳光映照下,它像一簇跳动的火焰,燃烧的是理想信念,闪烁的是永将延续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2003年,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强调,“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井冈山精神为动力,井冈山人如同当年参加革命一样,积极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线。
“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这是刚解放时井冈山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井冈山人民已经历了从贫穷到基本解决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生活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全市实现了乡镇通油(水泥)路、行政村通等级公路,85%行政村通油(水泥)路,65%行政村通客车;全市村通电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