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江苏各地干部群众纷纷前往烈士陵园,凭吊在革命战争及和平建设时期牺牲的先烈。200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请烈士回家”——“慰烈工程”,目前已集中安葬和原地维修散葬烈士墓39890座,维修、改造县级以上纪念设施99座,乡镇烈士纪念设施260座,总投入近3亿元。“慰烈工程”起到了告慰先烈英灵、弘扬烈士精神、教育昭示后人的良好效果。
据江苏省民政厅统计,江苏录入烈士英名录的江苏籍烈士有98300多名,还有许多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没有留下英名。2009年前,由于这些散葬烈士墓数量较多,年代久远,分布零散,许多散葬烈士墓地没有专人管理,不少烈士墓坐落在偏僻的农村田野,部分烈士群体墓区设施简陋。
3年多来,江苏各地在全面调查散葬烈士墓的基础上,建立工作机制,制订实施方案,筹措项目资金,积极推进“慰烈工程”。
在革命老区盐城市阜宁县烈士陵园,该县重新改造过的陵园与铁军(指新四军)广场、铁军纪念馆融为一体,既方便举行大型祭扫活动,也便于群众平时自行瞻仰,接受教育。
江苏赣榆县红色旅游景点抗日山东坡重新修建的“慰烈工程”墓区坐西向东,呈阶梯状。烈士墓采用大理石卧式墓穴,碑上刻有烈士简介,配以树木花草,整个墓区显得庄重、肃穆。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说,“慰烈工程”不是简单的迁墓、移墓,而是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为后人留下能代代相传的纪念物。江苏各地在实施“慰烈工程”过程中,对烈士陵园和集中安葬墓区的环境进行重新规划,墓区内花草、树木、道路配套建设,形成了布局合理、设计新颖、格调高雅的形象窗口和红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