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人,我觉得这是魏巍的一个贡献。魏巍的这篇文章是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老一代作家的离开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慢慢结束,但是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赵丽宏:他记录了那个时代灼热的情感
魏巍是上世纪很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录了那个时代灼热的情感。尽管我与魏巍并无私人交往,但在北京开会时曾经多次遇见,留下的印象是“一位颇为和善的长者”。对他脍炙人口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一直是投去敬仰的目光的。“其实,那个时代描写志愿军的文学作品很多,但魏巍的作品最受人们喜爱,广为传颂,很多人甚至都能够大段地背诵。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文字非常真挚,浓郁、灼热的情感打动了很多人。随着时代的演变,今天的年轻人已经对魏巍与他的作品感到陌生,那个时代也已经过去,但《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份财富会留存。”
郑伯农:他是“从里到外通透红”的战士
半个月前,我到301医院看望了魏巍,当时他因肝癌已经病入膏肓,但他的精神依然很清醒。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对我说的一句话:“我被困在301出不来了!”他时刻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前途,总想出点力。记得他曾自豪地说,我是从里到外通透红,写作和思考就是从人民利益出发。魏巍一生始终是一名战士,在我看来,魏巍在文学上毕生追求的是把文学的革命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综 合)
《谁是最可爱的人》: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情怀
南师大中文系博导贺仲明教授从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等角度深入解析《谁是最可爱的人》,他认为,虽然说这个作品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爱国主义情怀,那种历史记忆弥足珍贵。
贺教授认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部作品激发了全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被选进中学课本后,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就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在几代人心中产生了共鸣,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单纯从文学价值来看,贺教授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从文学史角度来看,目前有的选本选择了这个作品,有的没有选,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学者的审美标准是多元的。中小学教材也是有的版本采选,有的没有,这些都可以理解。
贺教授强调,今天,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那个时代观察事物的角度,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那种历史记忆弥足珍贵,这也是魏巍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