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尼克松访华前,意大利、比利时、秘鲁、冰岛、马耳他、阿根廷等国都与中国正式建交。
这一年与中国建交的还有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毛里求斯、希腊、圭亚那、多哥、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卢森堡、牙买加、乍得等共达18个国家,1972年是新中国建交国家最多的一年。日本媒体感叹,中国在今年的国际外交舞台上成了“台风中心”,在该布局的地方已经布局完了。还有媒体评论,不到一年,北京就通过令人吃惊的外交攻势夺取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突出的位置,中国虽然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力量还是薄弱的,但却在这个位置上与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平起平坐。苏联孤立中国的企图完全失败了。
尼克松访华一年后,1973年2月22日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和华盛顿互设联络处。此后,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来源于毛主席对国际局势的研判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和策略。他认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苏美以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欧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坚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努力建立和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包括同美国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下了一盘外交妙棋,尼克松总统跨洋访华,在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书房里实现了中美历史性握手,从此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20余年的封锁,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新篇章。到197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经有110多个,这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2.《周恩来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2月第1版) 3.《尼克松回忆录》 (天地出版社 2019年5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