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多年来的记录都是牺牲了7612名解放军战士。直到最近,第7613名烈士——周果生才被发现。8月4日,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将这名当年牺牲时年仅18岁的小战士的相关资料传真至本报,并首度对外公开。
最后一名烈士
为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7612位战士,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曾将名录结集为《热血丰碑》一书。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果生的哥哥看到了这本书。他马上联系陵园负责人,表示书中将自己弟弟遗漏了。经过几番考证,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确认周果生为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最后一名,即第7613名烈士。 周果生,江苏泰兴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任二十九军八十六师二五八团七连副政治指导员。1949年5月12日,年仅18岁的他在解放上海潘家桥战役中不幸牺牲。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管理处一位姓陈的主任介绍,由于周果生的资料比较全面,也有相关遗物,故事相当感人。在数次精心整理后,今年8月,他们决定将周果生烈士作为 “纪念解放上海60周年”, “纪念建国60周年”的重要内容首次向外公布。
最后一封家书
周果生的姐姐以及二嫂都定居北京。周二嫂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周果生在人生最后时刻写的最后一封家书,以及他的党员小册子,她将这些都捐赠给了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 周果生的最后一封家书已经泛黄,仅有薄薄一张纸,却饱含深情。它是1949年3月7日渡江战役前夕,周果生在战场上给他的二哥和姐姐写下的。 信中写道: “带着特击队争夺敌人的阵地,与敌人短兵相接过。敌人并不能夺取我的心脏和血,相反的,我用机关枪射击着反动的爪牙,向他们要还人民的血债……在现革命阶段中,部队工作是最光荣的,我很高兴带着战士们向敌人肉搏冲锋,要使全国人民得到早日解放,斗争在最前线!” 两个月后,他为解放上海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最后一次党费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管理处的陈主任介绍,自从周果生的家人提出异议后,他们便开始求证,搜集周果生烈士的相关资料。 在求证中,一些健在的老革命透露,周果生是一个 “年轻的、勇敢的、工作出色的政工干部”。他担任连队支部书记、副政治指导员时,还不满18岁。因为他有文化,军中只要一到休息时间,他就会给战友说快板、讲故事、说笑话,开展文娱活动,受到领导和战士的一致信任。 一位老军人还专门介绍,无数次在电影中重现的 “交党费”镜头,在周果生人生的最后时刻曾真实上演过。在负伤剧痛时,周果生对正在替自己疗伤的通讯员和身边的战友说: “不要管我,冲上去,不能让敌人逃掉!”他从口袋里拿出两个小笔记本,对身边的同志说: “这是全连的党员名册,请交给党组织。”接着,他又拿出一些钱: “这是我所存的钱,请代交给党,这是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了!” “这样的烈士,一定要让大众知晓。”陈主任说,周果生是泰兴人民的骄傲,更是上海人民应该世代缅怀的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