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毛泽东随口而谈。事后,毛远新深知这一谈话的重要性,作了追记,写出《谈话纪要》。谈话内容迅速传到了高等教育部。高教部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印发了《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虽说是内部文件,却一下子便轰动了教育界。
毛主席的“联络员”
1965年,毛远新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按照毛泽东谈话的精神,他到防空导弹三营一连当兵。
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当时规定1965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校参加运动,毛远新也就回校。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与毛远新谈话纪要》被红卫兵作为传单广为印行,毛远新的身份也就广为人知。
毛远新发起组织了“哈军工红色造反团”。他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了当地红卫兵领袖。
1968年5月14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毛远新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从此步入中国政界,被视为“可靠接班人”。不久,他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毛远新跟江青关系不错。江青视他如自己的儿子。在家中,江青喊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而毛远新则喊江青为“妈妈”。
毛远新在政治上也紧跟江青。一是在1973年各大学恢复招生时,张铁生交了白卷,却被毛远新封为“反潮流英雄”。二是创造了“朝农经验”。“朝农”即朝阳农学院(前身为沈阳农学院),实行“开门办学”,在1974年被树为全国“教育革命”的“先进典型”。
1975年9月,毛泽东病情加重,言语不清,江青安插了毛远新当“联络员”,一下子就掌握了发布“最高指示”的大权。
毛远新来到毛泽东身旁,开始向毛泽东“吹风”。毛远新说:“感觉到一股风,比1972年借批极左而否定‘文化大革命’时还要凶些。”“担心中央,怕出反复。”“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
毛泽东最看重“文化大革命”。对“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毛远新“吹”的“风”,正是毛泽东最为担心的事。
毛泽东当即对毛远新说,有两种态度,要特别注意:“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毛泽东要毛远新找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三个人开个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毛远新这个“联络员”,在1975年11月2日找邓小平、汪东兴、陈锡联开会。毛远新谈了自己的看法,即“中央搞了个修正主义路线”。
其实,毛远新所说的“中央搞了个修正主义路线”,指的就是邓小平。
后来,在1976年清明节,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毛远新多次向病中的毛泽东汇报,称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尽管撤销邓小平一切职务是毛泽东本人的决定,但是不能不说也与毛远新的汇报有关……
毛远新对于“批邓”出了大力,成为“四人帮”帮派体系中的一员。这样,当“四人帮”被一举扫除之际,毛远新也被拘捕。
“保护审查”毛远新
笔者采访了执行拘捕毛远新任务的张耀祠将军。张耀祠当时是八三四一部队(即中央警卫团)负责人,对于中南海了如指掌。那时,江青虽然长住钓鱼台,但近来住在中南海万字廊,而毛远新则住在中南海颐年堂后院,离江青住处很近。
张耀祠向笔者回忆说,他是在1976年10月6日晚上八时半,带领几位警卫前往毛远新住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