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十位专家学者热议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
(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在研讨会上做总结讲话。)
(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在研讨会结合后接受湖南媒体采访。)
很偶然一次机会,《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不经意换台,看到央视正在播放的国庆献礼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一下被“故事”吸引,“拉着老婆孩子守着看完了20集”。 在郭看来,这部由湖南电视人拍摄的纪录片,内容和表现手法都不同以往,片中的毛泽东有宽大胸怀,真情、率性,甚至随意、固执的一面也展露无遗,这比传统的宏大叙事更让人觉得真切和感人。 今天,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路建平带着这部“好看”的纪录片来到北京,邀请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和北大、北师大等院校,以及《求是》、《人民日报》等媒体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举行《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研讨会。 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等亲属也出席了研讨会。 生前没能归故里,身后遗物回韶山 “毛泽东生前曾有一个愿望,就是回到韶山去度过余生,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但是在逝世之后,六千多件文物被运回湖南,这也可以说是归故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杨胜群,是《毛泽东遗物的故事》的总监制,也是最早提出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创意人之一。他认为,很多遗物伴随毛泽东多年,是主席历史精神的最好见证,也折射出他工作、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005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和湖南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长沙市委宣传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开始了五年磨一剑的二十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拍摄之路,具体摄制工作则交给了长沙广播电视集团。 《恰同学少年》关机,转身接拍纪录片 “当时我们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关机,便接到这个任务。”出产过《雍正王朝》等多部热播大戏的长沙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浩回忆,接手纪录片拍摄任务的,几乎是《恰同学少年》剧组原班人马。 过去拍电视剧,转身接纪录片,这显然是个挑战。意外收获是,他们过去的经验为《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带来了创新。 “开始三、四个月,我们的创作者一直没动,在讨论,在开会。”罗浩说,有关毛泽东的纪录片太多了,但这个片子不打算再做成“理论片”或者“流水帐”,最后决定用电视剧情景演绎的手法,从6000多件主席遗物中精心选取20件,每一集以一件遗物为中心,用故事再现的手段,展现凡人小事与伟人胸怀。 摄制组从湖南出发,足迹遍及全国12个省市和30多个城市,寻访主席生前场景,采访150多人。 过去是崇拜,现在觉得离我们很近 “好看”,是《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受到几乎一致好评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影视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评价,这是中国纪录片创作里,自觉将纪实思维和审美思维成功结合的一部纪录片,其中有很多感动人心的细节。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影视评论家李准就在本子上记下了很多个这样的细节,比如毛泽东一件睡衣有73个补丁,一双拖鞋从北京穿到莫斯科,还瞒着人将毛岸英的衣服藏了很多年,“从最小的一件生活小事上升到文化人格,让我对毛泽东的人格、情怀做了一次新的发现。” 中国视协研究室主任张德祥的感受是,“过去我们是崇拜毛泽东,看了这部作品以后,觉得毛泽东更是一个可亲、可敬、可爱的人,就好象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和我们平常人很近。” 受访者年事已高,留下无法复制的纪录片 事实上,《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在央视、湖南卫视等相继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引发网友热议的所在是,这是一部“无法复制的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