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纪念5名烈士的英雄纪念碑,常年被遗忘在村边的道路旁,四周围绕的不是鲜花,而是遍地的垃圾,个别人更是把这里当成了露天厕所。一名网友在安阳当地的论坛发帖揭露此事后,引起众多网民的愤慨和质疑。记者进行实地探访时,纪念碑所在村庄的负责人表示,村里将尽快出资修整,在碑的四周加上栏杆,使之成为群众缅怀先烈的去处。
纪念碑,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为纪念有功绩的人或重大事件而立的石碑”。革命先烈当然是“有功绩的人”,在炮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义无反顾地把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然而令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在这片他们曾经誓死捍卫的土地上,如今竟然没有一块他们的容身之地;在革命已经胜利了几十年之后,作为革命者的他们竟然沦落到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尴尬处境。此情此景,真不知令人情何以堪?
作为缅怀先烈的场所,纪念碑不仅是对英雄的纪念,也是公众寄托哀思、鞭策自己的参照物。以此观之,垃圾遍地的英雄纪念碑不仅是对先烈的一种玷污,更是直接向每个人都郁结于心的爱国主义情结发起了挑战。正因为如此,一座纪念碑的命运,才会引起民众的极大关心,乃至于在当地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值得庆幸的是,此事已经引起当地的足够重视,纪念碑因此有望重归往日的平静。事情至此,似已圆满解决,但倘若以一种更为宽泛的视野来看,纪念碑的落魄并非某地所独有——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文化多元表达的掩护下,越来越多的纪念碑正在从我们的身边悄然隐退。它们之所以没有引起关注,只不过,因其境遇或许还没有那么不堪,甚至仅仅是因为它们一直游离于我们的视线之外。
当满目疮痍、遍地垃圾的纪念碑,以如此令人惊愕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仅使人看到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庄严词汇的暗淡,更是直接使人看到文化价值观念转变所造成的冲击与碰撞——倘若人们还对先烈心存敬畏之心,何至于忍看纪念碑沦落为如此境地?
一座纪念碑的命运或不堪忧,真正堪忧的是形形色色的纪念碑现在的处境究竟怎样?对待一座纪念碑的态度看似微不足道,但我们民族的品格以及文化的价值,却正是由千百万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纪念碑折射而来。扪心自问,也许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曾经承载着历史与荣耀、表达着抗争与奋斗的纪念碑,到底应该 “纪念”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