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保护“宁波帮”,为了解放上海和宁波,小平同志后来提出动员“宁波帮”,发展宁波。由于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高度信任,盛丕华、张炯伯、包达三等宁波帮人士参与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并担任了上海、北京、浙江等地政府领导人。1949年10月1日,盛丕华、包达三、张炯伯等应邀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对宁波发展颇为关注
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杭州主持重编《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亲自为宁波市慈溪县五洞闸高级合作社经验作了重要批示:“看完这一篇,使人高兴。希望大家细心一读,希望一切成熟了的初级社,将这一篇向社员们宣读一遍,并且加以讨论,以便他们高兴地并社升级。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五洞闸所在的这个乡——慈溪县岐山乡有百分之九十二农户加入了八个高级社,谁说高级社那么难办呢?”
1971年,为了纪念毛主席批示15周年,当地人们把这段文字刻在了纪念碑上,如今慈溪市观海卫镇五洞闸村的毛主席批示纪念碑,已被列为历史文物。1957年,毛主席在杭州详细听取了浙江省交通建设规划,在察看全省公路建设规划图时,他看到宁波象山半岛没有列入公路建设规划,当即拿起红笔,在宁海至象山一段重重地划上了一条红线,并对在旁的省领导说,把这里也连接上吧。
在毛主席的亲自关心下,1958年11月7日,宁海至象山的公路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象山不通公路的历史。1963年5月9日,毛主席为宁波宁海县越溪大队党支部书记应四官等《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写了批语,指出:“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使我们的党进一步成为更加光荣、更加伟大、更加正确的党,使我们的干部成为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而是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的真正好干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第29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版)。
穿红帮裁缝做的中山装
毛主席一生喜欢穿中山装,而解放后,毛主席的中山装一直由宁波红帮裁缝制作,被国内外誉为“毛式”制服,至今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主席画像上的中山装就是宁波人制作的。
1976年9月9日主席逝世,中央办公厅即指定宁波服装师为毛主席遗体目测制作最后一套中山装。
前些年,我的忘年之交、跟随毛主席17年的机要秘书高智同志来访宁波,我特地陪他去宁波服装博物馆参观。当他看到关于为毛主席制作衣服的陈列图片时,兴奋地指着著名红帮裁缝王才运照片说,对,当年就是这个师傅,脸上有麻子的,那一次,我陪主席去红都服装店量体裁衣,他为主席和我用同样颜色的布料,各做了一套银灰色中山装,就是主席“八大”穿的那一套。
我当时感叹说,可惜馆里至今没有征集到一套主席的服装。高老当即说,要不把我那套先送来。不久,他郑重地托人专程将与毛主席一样的一套中山装送给了宁波服装博物馆。
到宁波农村调查研究
1960年3月初,毛主席在广州审定《毛泽东选集》第4卷,3月9日,审定工作结束第二天,他决定离开广州,乘专列驶经湖南衡阳、株洲,经江西,转程到浙江金华、宁波、杭州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并沿途召开华东地区省委书记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发展问题。
此时,全国正处于三年暂时困难最严重时期,也是宁波解放以来最艰难的一年。毛主席决定视察宁波农村情况,对农业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FS:PAGE]
在庄桥站东北首分岔到军用机场,中间的压赛堰一段机场专用线上设一个临时车站。1960年3月15日晚8时,主席的列车进入临时车站,华东地区省委书记会议正在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