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倪萍接受采访,被问及是否行使过否定的权利,她回答:“在大的会议上举手表决时我从来没有反对过或弃权过”,其理由光明正大,因为“我是(考虑)国家利益的,我热爱这个国家”。她的议政原则是“不添乱”。自然,投赞成票是一码事,“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会在文案中写上再递上去”。(腾讯网)
爱国主义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含义,抗日时期“参军参战”就是爱国,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就是爱国,大串联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爱国,文革时期“造反 革命”就是爱国,改革开放后“发展经济”就是爱国。然而时至今日,倪萍委员又创造性的提出了“不投反对票”就是爱国的新理论。倪委员的新型理论让我们明白,“爱国”原来如此简单。
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倪萍最近活动频频,一方面在政协跪地为冯小刚等其他委员拍照,另一方面又逆民主的潮流而动提出了“不投反对票”就是爱国的荒谬理论。试想,如果“不投反对票”就是爱国,那么召开“两会”让人民监督政府就是最大的“不爱国”,因为这本身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极度不信任。既然“两会”是不“爱国”的,那么参加两会的代表也肯定是“反动派”。试想一个出自“反动派”嘴中的言论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可见,倪委员的理论已经不攻自破了。
《论语·泰伯篇》有句名言,“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意是,“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句话广泛的适用于一切专制的国家里,人民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机会。从这点上看,倪委员说出这样的言论有以下几种可能: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以“爱国”为名,攻击社会主义的民主。不过以我对倪委员的了解,恐怕她还没有这个胆识。二,错误的理解了民主的含义。倪委员误以为“不投反对票”就是“爱国”,就是不给党添麻烦。其实,党召开两会的目的就是想倾听人民的意见,倪委员抱着拍马屁的心态去迎合执政者,却没料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脚上。三,倪委员仅仅是为了个人炒作。从两会开始,倪委员的新闻就络绎不绝,现今又提出了这么“雷人”的议案,这一系列事件很有可能是倪萍有目的、有计划的一次炒作。
其实,倪萍的言论也并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去年的时候,堪称“终身人大代表”申纪兰就提出过:“当代表就是要听党的话,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 。申纪兰代表提出这样的理论是可以理解的,她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是历史遗留的产物。在经历过“反右倾运动”,“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的“洗礼”后,脆弱的知识分子阶层和民主党派在“引蛇出洞”的“阳谋”下几乎全军覆没,沉痛的历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阴影,提出反对意见就意味着“反动”、“叛国”,在那个荒谬的年代里,任何一句批评的言论都可能导致杀身之祸,所以很多代表也就养成了“举举手”的坏毛病,这都是历史的问题,对于申代表我们不能苛求过多。但是像倪委员这样生活在一个新时代的公民竟然能提出这样的言论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党委定人头,人大举举手”,这仅仅是一个过度时期的民主形式罢了,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人大和政协也会进一步发挥他们应有的职能,今年的两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代表和委员们开始真正的关注社会的问题,敢于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今年的人大已经开始要求公开经批准国务院各部门预算,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一种民主的信号。其实党之所以召开“两会”,目的就是为了“广开言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毛主席对党的要求。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大量和珅式的人物,到处阿谀奉承以博得执政者的宠爱,这样的人多了对党、对国家都是无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