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2010年3月11日(记者 龚喜燕 通讯员 何必会) 过完元宵节,陈美香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在义乌市中心医院15楼25号病床上,公公何子舒又一次顽强地战胜病魔,平安度过了101岁的春节。
弃笔从戎 忠孝传家
何子舒的大名,相信不少义乌人都听说过。他是义乌城西街道五一村人,原先是名私塾先生。1942年,日军轰炸义乌火车站和东江桥一带,何子舒投笔从戎,在东河一带筹建了一支义乌较早的民间抗日武装———东河抗日自卫队,带领这支队伍转战于义乌、金华、兰溪等地,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漫长岁月中,何子舒曾先后任新四军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特务中队中队长,立下卓著战功。日寇投降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在越过黄河的前一天,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何子舒在河北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并随南下先遣总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大战。
大儿子何福兴一说起父亲所走过的人生历程,总是深怀敬佩之心。
何子舒的勇敢、坚毅、正直以及那颗赤子之心,成了3个儿子的德行榜样,尤其是学医的何福兴,甘愿在东河老家担任乡村医生四十余载,救死扶伤无数,赢得良好的口碑。
儿女至孝 续写传奇
更让乡亲们称道的是何福兴夫妻俩的孝顺,在生活上将双亲服侍得极为周到,十分重视父母身体的调理和保护。平时只要老人有点小感冒、小病痛,何福兴都不敢马虎。一家人的精心呵护,让何子舒夫妇成了村里最长寿之人。
何子舒80多岁时,筹办东河首家老年人活动中心,并热心参与细菌战受害调查,跑了几十个村探访受害者家庭,汇总东河各地100多名细菌战死难者的名单及由受害者陈述或记录的文字史料。
何子舒90岁那年,突然中风导致半身不遂,虽化险为夷,可此后体质日渐衰弱,只能卧床静养。为减轻父亲的痛楚,何福兴一次次亲手为父亲掏粪。从小耳濡目染,何福兴的儿女也至亲至孝,协助父母悉心照料老人。
不幸的是,何子舒原本身体健朗的妻子陈湘筠在94岁那年撒手离去。相濡以沫的妻子的失去瞬间“击倒”了何子舒,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何福兴一家于是更加细心,凡事都依着老人。汶川地震后,何子舒坐上轮椅,坚持到村“两委”办公室,为灾区孩子捐了1万元钱。
去年年底,老人又一次病重,几乎无法进食。家人忙将他送到医院,所幸转危为安,每顿能吃下一碗稀饭。春节在医院里,老人不忘将几十块战争期间的功勋纪念章带在身边,精神大有好转。一直在医院服侍的大儿媳陈美香无比庆幸地说,父亲英雄风骨犹存,才能一次次平安渡过难关。而熟知的亲朋好友都知道,是儿女们长期的悉心护理,才支撑老人续写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