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男女蓝球队比赛获胜后合影。
年轻时的罗瑞汶。梁绮桦翻拍
妇女们在参加拔河比赛。 两图均来源于《光辉的足迹》。
记者近日敲开全省老劳模、特级教师罗瑞汶的家门,这位80岁的老人,一眼看上去和千千万万的普通老人一样,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一颗淳朴善良的心。1958年初冬,她作为江门劳工子弟学校(今范罗冈小学前身)的一名青年女教师,出席了全国第二届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60年,30岁的罗瑞汶被评为“广东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她的名字因此列入《中国劳模大典》。
从小想当教师
1930年,罗瑞汶出生于香港,当时,她父亲是香港电报局的一名邮电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日本侵略香港时,罗瑞汶和哥哥、弟弟跟着母亲走路回到中山小榄,抗战胜利后又跟随父母来江门定居。1949年,19岁的罗瑞汶从顺德师范学校毕业,从此开始了教师生涯。“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我觉得教师能够导人向善,很有活力,我个性好动,很适合做教师。”罗瑞汶微笑着说。
从教36年,罗瑞汶以其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她教过的每一个学生,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至今,每月的18日,一帮六七十岁的老人——江门劳工子弟学校1956届六(3)班的同学都会请罗瑞汶夫妇和其他几位年纪更大的老师喝早茶,这样的聚会已经坚持了18年,参加聚会的学生与老师更关爱互助50多年。
觉得劳动最光荣
罗瑞汶的爱人赵锦泉说:“她工作很积极,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我们1954年结婚,在我印象中,她工作期间,没有一晚是准时回家吃饭的。在她心目中,学校就是她的家,学生们都是她的孩子。她除了忙于日常的上课任务,还经常到调皮学生家里家访。有些学生上课时生病了,她会背学生去医院看病,还喂学生吃药。如果学生没有饭吃,父母无暇照顾,她就将他们带回家里,管吃管睡。我记得她有个叫崔广的学生,他父母都是汽油机厂的工人,工作很忙,从小就没人照顾,经常晚上来我家吃饭、做作业。她还有几个学生因为父母中午都忙,来我家吃午饭或午睡。她亦因此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赵锦泉1951年从土改队回城后,曾经调到江门劳工子弟学校工作两年,当教导主任和少先队总辅导员。就在这个时期,他认识了罗瑞汶并最终成为夫妇。“我喜欢她思想单纯、性格开朗、工作负责,她工作上是个好老师,退休后是个好妻子,我身体不好,她无怨无悔,全力照顾家庭,3个孙子都是她一手带大。我这一辈子,幸亏娶了她!”
80岁的罗瑞汶这时脸上泛起了红晕,她说:“我和老赵的性格相投、个性接近,很自然就走到一起。这么多年来,我无论多晚回家,他从来没意见,很支持我的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人口多、工资低、百废待兴,那时,大家都一心扑在工作上,觉得劳动最光荣!”
到北京领奖
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罗瑞汶在学校一直当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教语文。“那时候,老师的待遇差,很多人不愿意当老师,但却是我的理想,所以我干起来特别有劲,总是不知道累!既当班主任,又当少先队辅导员。由于少先队工作做得好,得到了团市委领导的肯定,做法后来被推广到全省。全国很多地方的学校、老师都到我们学校参观取经。”
1958年罗瑞汶去北京领奖,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那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罗瑞汶说,“那天,周总理穿一套灰黑色的中山装,显得特别精神。总理谈吐幽默、和蔼可亲,离我们广东的10位代表距离很近,我们都争着去握他的手。总理最后还和我们合影留念,我当时欢喜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说到这里,她小心翼翼地拿出当年去北京开会的代表证、邀请函、“中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