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世骏,1930年8月出生于南京,祖籍山东单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他的音色甜美,音质圆润纯净,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表现力丰富生动。首唱了大量歌曲,塑造了栩栩如生的音乐艺术形象。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成功地演唱了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在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中演唱了《过雪山草地》。贾世骏对自己的歌唱生涯作了回顾和总结。下面是其中精彩的片段。 演唱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关怀下,全国3000多文艺工作者成功地创作排演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我在第四场《万水千山》中演唱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记得《东方红》的著名导演王苹曾启发我说:“你是一方面军的代表,当时,谁最能代表一方面军呢?你要好好去领会。”我想,如何唱好、表演好《长征》歌,他不仅是一个演唱任务,而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任务。我首先要好好学习毛主席的这首诗,学习红军为了革命理想“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精神。毛主席把“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这些横在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敌人和大自然的),以他那伟大革命家的魄力和诗人的浪漫,一笔跃过,战而胜之!虽然在诗句中“没有”枪声,“没有”厮杀,“没有”牺牲,但红军的英勇、红军的牺牲却如在面前、铭刻心中!毛主席诗的最后一句是“三军过后尽开颜”,其内涵就是写的“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一革命的大好新局面怎能不让全党、全军开颜高兴呢!所以,我从声到情,都要充满对胜利的欢腾喜悦和热情昂奋的激情。在带有浓重感情声音的运用上,我把高昂、洪大、明亮、圆润的歌声,用以表达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对长征胜利的喜悦、欢腾、热烈的感情氛围,努力去塑造党的团结、红军的团结、长征的胜利,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史诗的音乐艺术形象。 我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唱《过雪山草地》 1965年8月1日,根据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同志的《长征组诗》,由北京军区政治部歌舞团的晨耕、唐诃、生茂、遇秋四位作曲家谱写成的大型声套乐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在北京首演成功。几经磨难,复排重演,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指示下,于1975年开始到1976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将这一节目拍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写的是红军正在与大自然作最后拼搏的悲壮豪情。这一曲,用了一大段音乐,描写红军爬雪山时的生死搏斗,并配合合唱队那一组组的造型,把红军爬雪山时的英雄形象,巍然地屹立在绵延的大雪山上。这时,激烈惊险的音乐进行中,忽然场景一转,随着一个舒展的大和弦的琶音转调,天幕上雪山隐没,出现了一片茫茫苍苍的水草地。草地上,夜幕下,只有点点篝火,雨雪交加,寒风刺骨,伤病饥寒。作曲家选择了静的手法,抒情的一大唱段,展现在瘴气弥漫、水草茫茫的寒夜中。每当我演唱这一段时,那种静中有动,危困中看到希望,死亡中萌生着永生,黑暗中闪现着曙光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一大段抒情唱段的设计,悲壮威武、优美豪迈、完美之至。我对歌声运用的设计,是从深情的思绪进入的。随着词曲的发展,我将自己的声音,逐渐和红军集体豪迈的声音融为一体。用歌声告诉人们:“红军是英雄好汉!”以及红军走出草地的信心,去追求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