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用歌声树起纪念碑 忆红军苏维埃主席张有才(图)
2010-01-28 10:48:11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牛小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二十五岁英勇就义的苏维埃主席

  唱花儿的人叫张有才,张有才1911~1936,又名张老五,男,汉族,甘肃定西市岷县人。1911年生于岷县三十里铺,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到达岷县后成立了岷县西川区苏维埃政府,张有才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岷县苏维埃政府军事科长。在红军领导下的西川各乡发动和组织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领导各乡群众为红军筹粮筹款,组建了西川区农民游击队,斗争了本村地主葛生德等,并将他们的粮食没收送给红军部队。同时,处决了反对红军和苏维埃政府的西寨乡冯生哥、王家坟村保长叶慈利两个反动分子。红军北上后,困在城里的鲁大昌对革命力量切齿痛恨,进行疯狂报复,尤其是张老五,悬赏两百块大洋捉拿他。

  1936年10月下旬,又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洮河上的寒鸦忘记了休息,在不停地鸣叫,阵阵寒风呜呜地刮了一夜。也就在那一夜,老五在外躲避了好多日,回家看望双目失明的母亲。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老五的一个邻居带着5个假装买药材的陌生人来到了位于三十里铺铺沟半山腰的老五家,那邻居敲开大门后,一溜烟跑了,机敏的老五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不妙,为了不惊动年迈的母亲,他没有做任何反抗的举动,但尽管老五和来人简短的三言两语,还是惊动了警觉的母亲。她踉踉跄跄地冲出门来,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的儿啊,你不能撇下娘啊,不能走啊……”闻讯的乡亲们有的走出大门、有的爬在墙头,眼巴巴地看着凶神恶煞的敌人把老五带走,刚强的老五意会了乡亲们的眼神,挺直了身子,高声喊:“乡亲们,别难过,头割了碗口大的疤,没啥了不起的!”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危逼利诱,张有才始终坚贞不屈,坦然自若。同年11月,敌人将他押解到二郎山脚刑场,张有才虽身戴手铐脚镣,但仍昂首挺胸,高唱革命歌曲。他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豪迈激昂的歌声使人民群众振奋,令敌人丧胆。烈士被害时,年仅25岁。

  时隔70多年后,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广电总台、14个市州党委宣传部共同协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九粮液杯”感动甘肃人物评选揭晓,生前系定西市岷县西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有才荣登上榜。

  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张老五

  张有才走了70多年了,这花儿也传了70多年了,如今在岷县每年的花儿会,谁也没教过,谁也没排过,年年花儿会都是这么唱。只要会唱花儿的人,没有不会唱这首歌的。

  1936年的8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在朱德等人的带领下到达岷县,随后便在当地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甘肃省苏维埃政府的办公机关设在岷县西川区的三十里铺村。当年三十里铺的百姓就是唱着民歌“花儿”把红军迎进村的。在如今的岷县三十里铺村,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小儿无人不知道西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有才的感人故事。张有才的侄孙张生昌告诉记者,因张有才在兄弟中排行第五,人们多称他为“张老五”。红军一到三十里铺,就在岷县及周边的广大地区建立了省、县、区等各级苏维埃政权,仅岷县一带就有西川、小西川、南川、麻子川、茶埠等34个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在红军的培育下,大批的苏维埃干部成长起来,西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有才就是其中的一个。张有才在兄弟中排行老五,又名张老五,当地的群众因他是著名的花儿歌手而称他为花儿王张老五。张有才就职后,在西川各乡发动和组织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组建了西川区农民游击队,斗地主,斗恶霸,将没收的地主劣绅的粮食送给红军和贫苦百姓,深受群众欢迎。在工作中,张有才发挥出他唱花儿的特长,用花儿唱出红军的主张;为红军筹粮捐款,斗争土豪劣绅,动员青年参军时,他就在村头高唱花儿,群众闻歌而聚,各项活动也进行得有声有色。群众听他的花儿,革命热情高涨;土豪劣绅一听他的花儿,头皮发麻,噤若寒蝉。广大群众拥护他,土豪劣绅们仇恨他,他成了岷县地区苏维埃政权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苏维埃政府主席,动员青年参军,打土豪、斗劣绅,为红军筹粮筹款。土豪劣绅听到他的名字,个个噤若寒蝉…… 

  高唱花儿颂红军

  1936年11月20日上午10时,也就是农历10月16,是四路八乡群众进城赶集的日子,敌人选定在这一天杀害他,目的是想恐吓群众,杀鸡骇猴。在赴刑场途中,岷县城内沿途百姓自发地设案,为老五摆放饯行的酒菜,人群里,不断有人向张有才等抛撒当时的稀有之物香烟糖果,以表示对英雄的敬意。他一边走一边用自己擅长的花儿向群众致谢,送别的群众听着花儿个个潸然泪下。连几个行刑的刽子手也连连自语:没见过,没见过,像这样的硬汉,从来没有见过!

  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千里岷山,近处是围得水泄不通的父老乡亲。就在敌人即将开枪时,一曲高亢有力的花儿腾空而起:“桦柴劈成碌碡棋,红军叫我当主席,豁出人头手里提,你能把爷啊么呢!“一时间,空气凝固了。人们聆听着花儿,突然爆发出“好汉!”“好汉!”的喝彩声。刽子手拿枪的手在发抖,敌执法处长声音发颤:“少有!少有”“快开枪!”枪声响了,英雄在花儿飘荡的余韵中倒了下去。张有才壮烈牺牲。听着他那没有唱完的“花儿”,围观的人群里传出了悲怆的哭声。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高唱着“花儿”的张有才远去了,二郎山下“花儿”歌声依旧。张有才,一个花儿歌者的绝唱,唱出了红军战士的豪迈,唱出了革命志士的气节,唱出了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唱出了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人们内心深处蕴藏,它像看不见的火光,外化成一种能量。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如今,岷山大地,洮水河畔,那漫山遍野“开放”的花儿,可是对老五主席的祭奠?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于都长征纪念园龙南客家酒堡两景区晋升国家3A级
·下一篇:特稿:朱德、刘亚楼后代参观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组图)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