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树都有200年~1000年的树龄
当年彭德怀等革命先辈曾在树下下棋、研究作战计划
![](http://www.jjxw.cn/mmsource/images/2010/01/20/1263954087894_492375141.jpg)
谈运书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黄开福/摄)
![](http://www.jjxw.cn/mmsource/images/2010/01/20/1263954161847_1412249898.jpg)
这棵千年木麻树得三个人合抱(黄开福/摄)
核心提示:边山村是瑞昌市洪一乡最边远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盛产古树名木的地方。由于当年彭德怀、何长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个盛产古树名木的土地上战斗过,许多古树被当地村民尊为“红军树”,树龄在200年至1000年间。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使得这里大批古树名木遭遇灭顶之灾。目前,幸存下来的还有8棵古树,主要散布在东坑、王泥塘、金盆等地。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幸存的古树,有的开始断枝,有的面临生死的边缘。为了挽救这些幸存的“红军树”,前不久,该村唯一一名目前尚健在的老红军战士、现年96岁的谈运书老人,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些“红军树”加以保护。1月16日,记者跟随市委党史办的同志一道前往边山村实地采访。
15岁“红小鬼”曾在树林下训练
现年96岁的谈运书老人,是当地唯一还健在的老红军战士。老人家虽然耳朵有点背,但只要说话大声一点,还能听得见,身体也很硬朗。
边山村是个海拔500余米的山头村,三面被湖北省阳新县的龙港、洋港、排市、木港4个镇所包围,地理位置特殊。谈运书老人告诉记者,解放前,位于该村的东坑、芦塘、王泥塘、金盆等几个自然村,散布了众多的皂角、木棉、木麻、桂花、枫树等古树名木。
1929年秋天,彭德怀在完成了井冈山保卫战之后,根据湘鄂赣边区特委和红五军军委在江西铜鼓召开的联席会议精神,为了实现打通井冈山山脉、幕阜山脉和九宫山脉,将湘鄂赣和湘赣边区连成一片的战略目标,决定将红五军第五纵队派往鄂东南地区活动,开展游击战争。由于当时红军还处于初创时期,并且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所以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当时,彭德怀、李灿、何长工所率领的红五军第五纵队只有300余人,在阳新的龙港、瑞昌市的洪一两地人民的帮助下,历经大小40余战,取得节节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两地的反动势力。至1929年12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红五纵队已发展至700余人,为后来组建红三军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运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同村里的王全渭、王全亨、王忠金和王武湖等70多名年轻人参加了红军。当时,他还不满15岁。
谈运书老人告诉记者,为了打击阳新、瑞昌两地的反动势力,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等人特地选择了易守难攻的金盆自然村成立临时指挥部,并组建了战时医院、兵工厂、被服厂和服装厂,部队三天两头游击在东坑、王泥塘、芦塘、金盆之间。临时指挥部建在一个山坎上面,下面就是一片古树林,15岁的谈运书曾在这片古树林里接受彭德怀、李灿、何长工等领导的指导训练。
古树名木被尊为“红军树”
现年76岁的村民王忠家老人告诉记者,他父亲王全桃是宣统时期的一名医官。后来隐居在老家为当地村民行医。当年,彭德怀、何长工等领导人选择他家作临时指挥所和战时医院,一方面是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难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父亲懂得医术。
王忠家告诉记者,在他房屋下面的这个山坡上,原本是一片古树林,古木参天,可惜在1958年因“大炼钢铁”,把整个树林给毁了,就幸存下来这几棵古树。谈运书老人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就是在这片古树林里训练、游戏和休息。有时,在战斗之余,彭德怀便同李灿、何长工等领导在这片树林里下象棋,放松一下心情;有时,几位领导人在树下研究作战计划。正因为有过这么一段历史,当地村民把这片树林尊为“红军林”,把所有的古树尊为“红军树”。
“那时候,部队搭灶煮饭,宁可舍近求远,彭总从来不让战士破坏这片树林!”说起这段历史,谈运书老人有些滔滔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