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服务群众、富民兴赣的典型人物,他们是敬业爱岗、自主创新的风云人物,他们更是为建设江西、繁荣江西而勇于奉献的先进人物。今天,本网将继续推出第三届“十大井冈之子”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之《范继新:从黑色“矿主”到红色“城主”》,将为您讲述一个“煤老板”转战红色旅游产业背后的故事。
范继新在接受记者采访。
他的人生是一大染缸——从“黑”到“红”,他的人生是一部传奇——从坎坷到平坦;他的人生是一出神话——从一贫如洗到过亿身家。 他曾是一名矿工,挖过许多煤,“吃”过许多煤灰;他曾是一名“矿主”,开采过许多煤,“啃”了许多煤资源。如今,当再谈论他的时候,人们更多地想起他是一座古城的“城主”——他就是萍乡市升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继新。
在萍乡市安源镇花冲坳,有一处气势磅礴的仿古宫殿式建筑群。也就是在这座古城里,记者见到了这位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城主”。
眼前西装革履的范继新黑瘦、内敛,在他的脸上,依稀可见当年在矿井中吃苦奋斗的痕迹。范继新公司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兰悄悄地告诉记者,范董其实平时并不爱穿西装,只有在正式场合他才穿上西装。
矿工摇身成黑色“矿主”
1959年,范继新出生在安源镇张家湾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里太穷,读到小学四年级,他便辍学到煤矿担炭,而当时的他才不过9岁。
很难想象,一个9岁的孩子要担30斤炭才能换回一升米。一天下来,他便累得筋疲力尽,带着满肩血泡回家,而第二天还要接着干……
13岁时,范继新便下矿井当小工,吃尽了苦头。但他聪明好学,很快便掌握了矿井内的技术要领,成为一名熟练的矿工。
20岁时,不甘当一辈子矿工的范继新开始思索人生,决定寻找新的出路。他学木匠,学烧电焊,还办起塑料厂。他以聪慧的头脑经营着“小买卖”,赚上了一笔原始资金。 1989年,30岁的范继新将塑料厂赚到的钱投资开矿挖煤,刚开始时全矿只有3个人,但为了节约成本,范继新事必躬亲,井下架电线、立支架、修理鼓风机都自己完成,后来规模越办越大。
当时,范继新的煤矿还没有运输队伍,每次都靠煤炭运输公司运煤,而汽车紧张时运输公司不拖煤,还故意压价。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创办自己的运输公司。随后,他有了自己的运输队伍,直接卖煤给电厂,减少了中间环节,获得了最大利润。也正是这样,他为以后创建古城攒下大笔资金。
“吃水不忘挖井人”
矿工出身的范继新深知矿工的艰辛,作为“矿主”,他没有将赚来的钱“挥霍”,而是改善矿工的居住环境。几年中,他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矿工宿舍进行改造,安装空调和淋浴等设施。矿工们高兴地说:“炭古佬的宿舍内装空调,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家乡。2001年始,他为张家湾村所有年满60岁的老人及村里的残疾人每年400元补助;2005年7月出资160余万元在安源纪念馆前建设了安源纪念广场并添置了纪念碑;2002年6月-2007年6月捐款给安源镇下岗困难职工37户;2007年捐建市烈士陵园门卫改建共30万元。2002年起至今,范继新每年捐助贫困大学生10余人,捐助资金1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范继新用于公益事业达800余万元,带动当地20余人走上了致富路,并安排就业岗位1500余个。
黑色“矿主”转型红色“城主”
在矿井中摸爬滚打之后,范继新没有忘记儿时的一个梦想:小时候,他曾有幸在家乡见过颇有古典韵味的古城街,古城街的印象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他一直想能再看到这些古建筑群。
随着生活越来越宽裕,又遇到江西要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契机,于是兴建一座红色古城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03年,他决定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