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逝世时也许未能想到,他出生的小山村韶山冲会几经变化,急遽变身。由13间瓦房成为中央省地三级重点投入、全国共建的“毛泽东城”。而在毛泽东心中,那里依旧是故乡。
毛泽东的临终愿望
晚年毛泽东对韶山的情感越发浓重,临终前几个小时,毛泽东还在想着回韶山。
其时,毛泽东已久卧病榻,但他决计要回家,他甚至表示,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回去,他的尸体也要送回去……
考虑到毛泽东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中央只能一方面劝毛泽东安心养病,另一方面也作好护送毛泽东回韶山颐养天年的准备。
1976年7月,毛泽东的专机“子爵号”曾多次在“北京―长沙”、“长沙―北京”之间反复试飞,为病重的毛泽东回湖南掌握飞行数据。
1976年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打来电话,以严肃的口吻对韶山滴水洞负责人说:“请你们准备一下,我将在明天来滴水洞检查工作。中央安排毛主席于9月15日回韶山,准备在滴水洞宾馆调养一段时间。因此,希望你们以充分扎实的准备迎接主席的到来……”
可是,深夜,24小时值守的专线电话又响了,话筒那边传来一种压抑了的声音:“张平化书记明天不再来了。”
在滴水洞的人们还未十分清楚这个电话的意思时,第二天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毛泽东主席逝世了!”
毛泽东最终没有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再一次回到韶山,回到1959年、1966年、1976年多次说过要回来的这个“家”。
伟人庇护的山村
毛泽东的临终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这个位于湘潭清田乡的小山村,却因为出了个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倍享荣光。
1949年湘潭县和平解放后,韶山的级别逐渐提高。1950年划乡建政,韶山成为湘潭市所属湘潭县的第三区。到1961年,就已成了湘潭县韶山区。
“大跃进”期间,韶山周边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在遭受强劳动和饥饿的折磨,而韶山冲却获得了农药、化肥等各种资源照顾。由于“各方支援和自身努力”,“文革”期间,韶山工农业“均稳步发展”。
1968年,由国家贷款购买的50台“丰收35型”拖拉机送到了韶山。期间,国家投资陆续兴办了像章厂、棉织厂、农机厂、水泥厂。
此时,后来成为国家主席的华国锋正担任湘潭地委书记。他掀起了韶山历史上第一轮建设高潮。1964年,华国锋仅用100天,调动全地区一切力量建成毛泽东陈列馆。第二年,华国锋又担任总指挥,修建了长达240公里的韶山灌区工程。
1967年初,为方便各地去韶山朝圣,在铁路尚属稀有的年代,国家投资993万元开建韶山铁路。当时,湘潭、宁乡、湘乡三县组织民工3万余人施工,全国多个矿厂承担铁路所需器材的加工订货。
当年底,韶山铁路通车。此后每日,长沙和株洲分别有韶1、韶2和韶3、韶4次列车往返韶山。甚至北京还一度开行直达韶山的1/2次列车。
1968年底,韶山区达到了行政建制的顶峰,破格升级为地级区,由湖南省直辖。
一座“毛泽东城”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同年“文革”结束。此后,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韶山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1981年2月,湖南省直辖的韶山区被撤销,降格为湘潭县韶山区。这成为韶山历史上的低潮期。“撤区事件”深深伤害了许多人的心。就连毛泽东纪念馆也是人心浮动,一些人选择了离开。讲解员从高峰期的上百名,减少到了约40名。当年4月,韶3、韶4次列车停开。4年后,韶1、韶2次列车也停开了。除此之外,韶山冲原来享受的化肥、农药、种子等照顾指标和补贴政策,到1986年前后随着价格放开,也宣告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