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和国成立,十一国庆便是个全民的节日。当年的庆祝活动也有多种,10月1日到来之前一两个月,报纸、电台就在做宣传,各项社会活动,都和国庆节联系起来。各机关单位要为庆祝十一制订工作计划,提出奋斗目标;工矿企业制造新产品、创造新纪录都要抢在这一天之前完成,向国庆献礼。而展示各条战线业绩的最大平台,就是国庆节大游行。上世纪50年代,全国大中型城市这天都举行游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当年国庆大游行的盛况堪称那个时代特有的全民狂欢。
新街口观礼台一度成“长期临时建筑”
南京市参加国庆观礼的人,有省市党政军领导,有各级劳模,还有各界代表,人数众多,没有相当大的观礼台是站不下的。上世纪50年代,市中心新街口找不到一个十分高大而宽敞的建筑容得众人站上去观礼。十一前要搭临时观礼台(老百姓称之为检阅台)。从9月中开始围挡搭建,就传递出一种节日气氛。
那时新街口广场中央是孙中山先生铜像,立在白色大理石基座上。观礼台就倚着铜像搭建,既不能将铜像蒙没,也不能显现对孙中山先生有所不恭。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观礼台搭建得十分巧妙,上上下下全用木材,便于建也便于拆。总体是一座有我国传统风格的古典楼台,上部是一方亭,位置略偏南,使中山先生铜像落在方亭北面,仿佛也是站在上方观礼一样,其余三面或挂主席像,或书写标语。下部两级平台,可容上百人观礼。整个观礼台形式紧凑,色彩华丽,晚间则有七色彩灯,是不可多得的景点。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市居民,常有穿过马路,到上面去拍照的。
上世纪50年代的前几年,观礼台每年(五一、十一)两度建了拆,拆了建。50年代后几年为免除费时费工,就不再拆,成为“长期的临时建筑”,直到“文革”以后才被拆除。
天不亮就集合,游行前赛歌热身
工农兵学商,游行队伍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参加游行队伍有一定的条件,政治条件当然是第一位的。工厂、农村的劳动模范,部队立功的战士,商业战线的标兵、能手等才有资格。记得我就读的南京一中,每年挑的都是团干部和“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十一前个把月,就要抽调出来,下半天不上自习课,到操场练习方阵走步,包括向主席台挥手,行注目礼,齐声呼喊等规范动作。
南京的十一游行分南北两路,南路是从逸仙桥以东出发,经过新街口,游到三山街。正式游行开始于上午9时,队伍集结时间很早。记得我参加的一次,天不亮就在校内集合,再赶到中山东路教练场席地而坐等待出发,这里是游行出发地,各个单位的人员都集中在这儿。一个单位竖一面大旗,下面坐着本单位的队伍。等候的时间很长,大家唱革命歌曲。开始时各唱各的,人太多,唱的水平又不高,歌声一浪一浪的,相差好几拍。一段时期之后,各单位之间就做“碰球”一类的集体游戏,互相拉节目,有比拼,有哄闹,有调笑,气氛很热烈。几十个工厂、学校在一起热火朝天,整个等待游行的教练场成了欢乐大海洋。
高音喇叭播报,半个南京城都能听到
那时没有电视,收音机、半导体也少有,高音喇叭是那个时代传媒的重要器材,大规模游行怎可没有这玩意儿。国庆前若干天,中山路、中山东路、中山南路等游行队伍经过的街道就都拉了广播线,每隔几个电线杆就有一只高音喇叭,半个南京城都能听到统一的广播。国庆没到,喇叭先响,革命歌曲把全市人民的心都唱到节日氛围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