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元帅
叶剑英与毛泽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还是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西柏坡进京接管北平60周年,为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传承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我们撰写了“叶剑英与西柏坡精神”精神一文,以此作为纪念。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了这个背靠太行山面向滹沱河的美丽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在西柏坡创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形成了西柏坡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引下,我党实现了中国革命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新中国。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叶剑英,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先后多次来到当时的革命红都西柏坡,参与并领导了该时期的许多重大革命活动,对于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创建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60年岁月流逝未能磨损西柏坡精神的光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在纪念新中国60周年的今天,回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的革命实践,以及他对形成西柏坡精神做出的革命贡献,对于弘扬西柏坡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团结精神
坚持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这是我党的群众路线与民主作风在西柏坡时期的继续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西柏坡时期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之一。党在西柏坡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广大的贫苦农民群众,还团结了广大的知识分子、工商业人士、民主人士等倾向革命的阶层与人士,而且还依靠他们支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1947年7月至9月,叶剑英由山西临县双塔村中央后委所在地去西柏坡参加全国土地会议。他始终参加会议,并作了多次发言,讲土改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土改与战争的关系;同时讲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参军参战依靠人民支援战争,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性。全国土地会议结束后回山西中央后委驻地的途中,写下了《过五台山》诗三首。
千年古刹千年债,万个金身万姓粮,
打破禅关惊破梦,未妨仇恨是清狂。
荒凉殿宇有啼鸦,稀世藏经灰化也;
昔日庄严金佛像,而今流落万人家。
南台山上白云低,人在云中路径迷,
可有神工能扫雾,让吾放眼到平西。
叶剑英在诗中热烈地赞颂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控诉了反动统治阶级压迫与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歌颂了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这一天翻地覆的伟大斗争,形象地写出了广大农民冲破封建网罗,砸烂千年枷锁的浩大的革命声势。表现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叶剑英,对依靠群众进行的土改运动所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同时表现了叶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将要获得解放的喜悦与盼望心情。
叶剑英在1949年9月的一次会议上说:“中国之革命过去主要靠农民。工农之团结问题,有了农民,我们才能支持战争,农民的劳动是最大的,全国胜利以后农民翻身了,但他们的生产必须获得发展,他们才能真正翻身。”叶剑英担任刚解放的北平市长后,他意识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威望。为此,他带领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同志们,一开始就抓住安定全市200多万人民生活这一基本问题,突出解决市民衣食住行等问题,从而使人心得到稳定。
1948年9月,叶剑英在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在会上,作为第一代革命家,他们进一步讨论了加强党的纪律和发扬党内民主问题。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并建立了党委会议制度。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地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同时团结尽可能同我们合作的城市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还正式指出,我们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叶剑英在北平任市长期间,大批民主人士从多地来到解放区,后到达北平,准备筹建新政治协商会议。叶剑英热情负责,组织安排,并召开欢迎大会,对团结民主人士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