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派繁忙景象。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将于国庆节期间在此举行的“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展览”正在紧张筹备之中。
1927年8月1日一声枪响,八一军旗高高飘扬,人民军队从这里诞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解放了全中国。正因此,这座以起义指挥现场为主体的纪念馆与新中国始终血脉相通,时时点燃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牵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八一”情。
历经革命风云的老一辈革命家忘不了这个缔造革命的地方。1961年9月18日,周恩来总理重返纪念馆。走到总指挥部旧址大楼时,他感慨万分:“南昌起义都几十年了,这房子还是老样子。”“这个地方我很熟悉,当时经常在这里开会和工作。”1961年大年初二,纪念馆迎来了75岁高龄的朱德。当朱德看到陈列馆中那支刻着“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专用”字样的手枪时,激动地说:“这种德国造的手枪,当时我有两支,战斗中就用它。后来,我刻了几个字,一直带在身边,直到全国解放,才把它交了出来。”
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变迁,牵动着老一辈革命家家属及其后代的心。在建军80周年前夕纪念馆改扩建之际,革命前辈胡灿的后代郑重捐出了胡灿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望远镜;陈赓夫人首次公开了陈赓的日记,让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拍照留作史料。这些都成了纪念馆弥足珍贵的展品。在“八一起义”80周年之际,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侄子周秉钧和贺龙之女贺晓明、粟裕之子粟戎生、陈赓之子陈知建、萧克之子萧星华等数百位革命先辈的二代、三代甚至第四代也先后来到纪念馆,重温历史,缅怀“八一”。
纪念馆陈列部主任肖燕燕告诉记者,“八一”已成为南昌市的城市品牌。为深入挖掘南昌起义文化及“八一”精神,近年来,纪念馆发起了“重走起义军南下路”的调研活动,并开始面向全国调查、补充当年参加八一起义的革命战士名录。
“八一大桥八一路,东风万里赣江边。”如今,“八一”精神正成为“英雄城”南昌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