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充盈着各种各样的仪式感。
今年九月开始,中国院线将进入一个献礼片时期。几十部打着60年大庆献礼的影片联手来袭,号称将独霸三个月档期的《建国大业》还未出鞘,其他开路先锋已经杀气腾腾的出阵了。中影的这部《天安门》就已经着一身红衣,飘然降临。衣袖轻抚间,尽是情怀与感动。气势磅礴的航拍镜头和以假乱真的毛主席出镜大义凛然地告诉世人:3000多万的真金白银不是白花的!
《天安门》的导演叶大鹰曾这样表示其创作初衷和立意:“2009年时新中国六十华诞大庆,给祖国过60岁的生日,我们就要拍一部吉利、祥和,充满喜庆色彩的电影,让所有的人看完都兴高采烈。为祖国贺岁,就像给长辈祝寿,不宜悲情惨烈的题材,也不宜无厘头的闹剧。我们期望的《天安门》是一部欢乐祥和、精神向上、对祖国有情怀的献礼片,真正的为祖国高兴,干杯!”从这个表态我们不难发现,叶导果然早已摸准了献礼片的命门――主旋律。
献礼片的本质是礼品,因此这礼品怎样包装得取决于收礼人的喜好。我个人觉得本片的收礼人应该不会为了看一个好看的故事,或者为了解一个繁复的谜题,或者为了一睹谁的扮相而花30块钱进影院;也不大会为了收集海报或为了听评论音轨看拍摄花絮而买DVD。该片的收礼人大概会剪辑片中的部分镜头,以备日后演讲的时候做身后大屏幕的演示,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教育别人感怀。明确了收礼人的需求,也就好理解为什么《天安门》这部电影会从一开始的“革命爱情”演变成了现在这么一出“百姓传奇”。天安门这三个字,就注定让影片不能是一个没有负担的项目,而成为了一个承载了象征意义的席卷。
可以从片中读出情结:“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首先抓住的要素就是画面。90%的关键镜头都充盈着各种各样的仪式感。小马列坐在城楼屋顶挥舞红旗、老手艺师傅向着自己做出来的巨型灯笼敬礼、部长将自己的怀表送给舞美队队长,都强烈地投射着传承的意味――信念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希望的传承。除去这些镜头之间的苍白过渡,影迷可以从这些感情饱满的画面语言中,读出一种情结。这个情节被主创们解释为:“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其次抓住的是音乐。片后的交流时间里,很多影迷都向导演表达了对影片音乐效果的满意。导演也谦虚了一下说影片的音乐其实是个没名气的年轻人做的。其实音乐要的就是庄重宏大的效果,而这种音乐还是容易找到参考的。
《天安门》还抓住了人物的细腻台词。因为故事背景的原因,片中人物的背景比较杂乱。什么祖籍,各种经历复杂的角色多得是,因此台词是否与个性相吻合,成为了一个考验细节处理能力的命题。好在是中国导演都不太怵这个。不仅舞美队里的几个成员有明显的区分,连那些只有一两场戏的小角色的台词也经过考究。澡堂里的一段对话是导演最喜欢的,但我更喜欢的是老手艺人蔺师傅和舞美队队长之间的对话。可惜,虽然角色各自的台词都非常地道,但之间的糅合相对生硬一些。大部分台词所涉及的探讨也只是浮于表层,没有对深刻命题进行深入挖掘。当然了,收礼人不喜欢看深邃的主题应该是首要原因。
《天安门》最后祭出的就是自己的杀手锏――特效镜头。影片最后,通过特效合成,毛主席以真实形象出现,是一个撼动人心的时刻。对于那些曾亲眼目睹过毛主席形象的人而言,这一刻有着非凡的意义。然而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还不止是毛主席真实形象出镜,而是后面影片将色调处理成黑白色,再配以特效合成,让观众模糊了影片与纪录片的界限。看到这么一组镜头,我对剧情的抱怨也不那么执着了。
献礼影片,其功用大体跟朱军的《艺术人生》差不太多吧。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放音乐这四招《天安门》基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