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解放以来,彭炉老区村发展十分缓慢。尽管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由于交通闭塞,公路不通,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全靠人工挑、肩扛、背驮。“翻山越岭靠徒步,重担压断腰脊骨”,这是当时彭炉老区村真实的写照。至1978年,全村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年收入仅100元。
彭炉至奇和、彭炉至吾祠路是彭炉老区村通往外界的道路,山高路远、地势陡峭,上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开挖了一条简易机耕道,几十年过去,路面早已坑坑洼洼,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以及出行安全,村里的矿产、竹木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农民看病难、小孩读书难、年轻人婚配难。
想致富,先修路。在漳平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被作为一项基础工程、致富工程、民心工程,列入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的环境推动的举措中。2003年吹响了“村村通”工程建设战役号角。漳平市乡两级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支持彭炉老区村水泥硬化工程,拨款补助工程建设,龙岩市交通局、漳平市交通局也从资金上、技术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吾祠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公路建设当作发展重点来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革命”精神,积极发动群众、外出工作人员以及前来投资办厂的企业,投工投劳,捐资修建水泥路,完成彭炉-彭溪-吾祠,彭炉-内林-象湖的两条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使得彭炉老区村交通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变,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
特色产业聚效益
彭炉老区村以前地处穷乡僻壤,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村距漳平城区100多公里,该村种植毛竹、香菇、木耳、规模发展铁观音茶叶,还有丰富的林木资源。过去因道路的阻碍,资源难采伐,毛竹、茶叶等农产品运不出去,使这些山珍奇货藏在深山无人识,极大地影响了彭炉老区村村民的收入。
原来,彭炉老区村人靠山吃山,靠着砍伐原始森林过着日子。公路通车后, 交通的便利了,不但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还催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为彭炉老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彭炉老区村充分利用当地高山小气候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毛竹、香菇、木耳、铁观音产业。现在,种植食用菌、茶叶和毛竹已经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目前,彭炉老区村种植铁观音面积2500亩多亩,人均达5.6亩;该村种植铁观音项目列入2009年龙岩市种植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之一。种植毛竹林面积2万多亩,建立毛竹丰产基地5000多亩;种植香菇、木耳生产500多万棒,成为漳平的“食用菌专业村”。 村民们说:“现在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为我们发展毛竹、茶叶产业节省了很多劳力、财力,毛竹、香菇、木耳、茶叶等农副产品的销路通畅了,随之,经济效益也成倍提高了。”
当彭炉老区村主任看着村里又一满东风车的毛竹,沿着铺设好的13公里四级标准水泥路运出村子,高兴地说:“彭炉老区村距漳平城区100多公里,200多户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毛竹、茶叶为主,过去这里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晴天路难行,雨天路不通,经济发展困难 ,现在路畅通了,每天都有大卡车进村运毛竹、茶叶等,仅毛竹一项,村民每户每年就能增收2万多元。”
观念一变天地宽
东风吹来满眼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犹如一阵阵强劲的春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小山村。从此,彭炉老区村发展历史揭开崭新的一页。在党的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彭炉村民们开始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